简介:目的探讨某化工厂准备工序和纺丝工段作业场所空气中丙酮在各作业点的分布及作业人员个体接触水平,提出预防措施及作业人员现场操作时应注意事项。方法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酮类化合物》(GBZ/T160.55-2007)国家标准,对该厂相关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丙酮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该化工厂准备工序、纺丝工段主要工作岗位丙酮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分别为25%、13%,准备工序、Ⅰ期纺丝工段三楼、Ⅱ期纺丝工段三楼丙酮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3153.9、882.1和599.5mg/m3,超过国家标准。结论丙酮是该化工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其主要工作场所中丙酮的浓度超标较为严重,需加强工程防护及职业健康监护以减少职业病的产生。
简介:目的全面掌握潍坊市5年来洁净厂房建筑卫生质量,指导其持续改进,保证企业生产场所和产品合格,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选择近5年来新建、改建、扩建的洁净厂房,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指标要求,对所有厂房进行现场检测。结果5年来累计检测洁净厂房样品1434个,温、湿度指标合格率为90.38%;悬浮粒子合格率为95.05%,静压差和换气次数合格率在92.00%以上。空气沉降菌平均浓度合格率百级和十万级分别为98.12%和99.44%。工作台和设备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9.52%。结论洁净厂房空气沉降菌浓度、悬浮粒子合格率逐年增高。静压差、换气次数合格率较高,噪声和台面细菌总数合格率未达到100.00%;洁净厂房的消毒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简介:目的调查中山市某工厂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曲线和人群分布。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危险因素。对厨工进行危险食物来源及加工过程等方面内容的深入访谈。EpiInfo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疫情涉及85例疑似病例和1名隐性感染者,其中19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罹患率为15.7%(85/540)。7名厨工中,3名为实验室确诊病例,1名隐性感染者。首发病例为1厨工,发病日期为4月26日3:00,其参与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的准备工作,另一名隐性感染者厨工参与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的制作工作。80.0%(68/85)的病例在27日13:00~24:00发病,发病时间中位数为27日18:00。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进食26日早餐肉丝炒河粉发病风险增加(OR=9.89,95%CI:4.04~24.25)。结论本次疫情主要危险因素是26日在工厂食堂进食早餐时,食物在准备和(或)制作过程中被污染。要加强对集中供餐单位的卫生监督,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