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是基因转移,包括治疗基因的选择、基因导入系统的选择,同时还包括治疗基因的高效靶向表达及对此表达的调控.而导入系统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是基因治疗是否能够进入临床的关键之一,因而始终是基因治疗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因治疗从1989年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到今年已走过了整整10年,10年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表明,基因治疗不仅作为一个新的生物医学概念为人们所接受,而且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被广大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所实践.到目前为止所进行的多数研究表明,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总体上是安全、有效和易于操作的.本文就基因转移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10年来基因治疗的发展、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
简介:摘要随着化学药抗结核耐药的出现和毒副作用的不可避免,中医药抗痨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月华丸作为传统抗痨的有效方被人关注。本文对月华丸临床治疗初治性、难治性及耐药性肺结核的运用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对月华丸实验研究的药效、量效关系及其分子免疫学机制的揭示等现代知识作了概括。以期对临床的进一步用药进行指导,并使月华丸进一步发展为治肺结核尤其是耐药、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中的重要一环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积累,我国孕育出悠久的保健养生传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中药休闲食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重视。中药所含有的药物成分上以及药物机制复杂不同,对于人体而言,不恰当的食用造成用药安全隐患,如何吃?怎么吃才能吃出健康,是现下养生保健人群必须重视的问题。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各个行业中,成为诸多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医疗领域来说更是如此;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医疗技术的提升更多借助于医疗高新技术企业来实现,为确保医学人力资源与医疗技术应用不至脱节,推进人工智能在医学教学中实现广泛应用成为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在分析当前人工智能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进而提出一些推进人工智能在医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简介:摘要:中药是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经过反复实践而发现的,开始是植物和动物药,后来随着认识的深入,理论的形成,逐渐发现了矿物药,并且能制作加工品。中医学是中国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是我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简介:摘要朝鲜淫羊藿( Epimediumkoreanum Nakai)药材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随着使用量持续增大,令原材料供应日趋紧张,价格持续上涨,掠夺性釆挖日益严重,导致朝鲜淫羊藿野生资源濒临枯竭。而要解决朝鲜淫羊藿资源的紧张问题,人工种植是必由之路。丹东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朝鲜淫羊藿药用部分为干燥叶,不需要挖取根部,一次投资终身受益,利用林下空间,节约成本,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优选项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种植朝鲜淫羊藿经验,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丹东地区气候特点,从适生地选择、林地清理、移栽定植、栽后管理、采收、投资、效益分析及前景展望进行详细介绍,为林下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未病防治在脾胃病治疗的前景。方法研究对象为脾胃病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0日到2018年2月11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脾胃病患者),分别实施中医未病防治措施和常规措施,将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3.21±1.01)d、住院时间(8.45±2.01)d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脾胃病患者总有效率98.00%(其中显效患者90例、有效患者8例、无效患者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在脾胃病治疗中应用中医未病防治后,取得显著效果,具有多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