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改进创伤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创伤死亡患者院前及抢救无效死亡病例一般资料,并选取性别、年龄、气管插管、清创止血、院前时间、现场评估昏迷、专业现场急救、ISS及GCS评分等可能影响死亡原因的指标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再将P<0.10变量引入多因素分析。结果176例死亡患者,院前死亡103例,创伤部位以头部、胸部、腹部居多;急诊创伤死亡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其中176例死亡患者中22~50岁者102例,占58.0%;急诊创伤死亡病例以交通事故最多,为60.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机械通气、GCS与ISS评分及现场急救是影响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论专业现场急救、年龄、创伤评分是影响创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院前急救,及时进行诊断可以提高创伤患者救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62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9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为29.03%;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为3.23%,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人数分别为5例、0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分别为16.13%、0%,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不仅能够增强治疗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减少患者发生感染和不良反应情况的几率,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创伤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相关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普外科创伤行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35例实施手术后为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手术季节以及年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切口长度、手术季节以及切口类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切口长度、切口类型以及手术季节,根据以上因素针对性实施相关护理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创伤急救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5)。参照组实施常规创伤护理,实验组实施高级创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相对较短,抢救成功率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数值比较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高级创伤护理在创伤急救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36例骨科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急诊救治的诊断方式不同将其中15例根据创伤评分作出诊断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21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作出诊断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现场明确诊断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情知晓率为93.33%、可预见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1.91%和47.62%(P<0.05)。结论使用创伤评分能有效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救治人员了解病情和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