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静脉输血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但在寒冷季节输液,由于液体温度较低,常致使病人的肢体发凉,发麻、涨痛、甚至全身发冷而打寒颤,常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造成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尤其是术后病人、婴儿、老年病人、发烧病人,低温大容量输液常造成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能障碍、伤口愈合缓慢、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寒冷气候,术中术后体腔冲洗液则应加温至37℃左右,以防冷水刺激,引起膀胱,胃肠道痉挛。在输注前对血液、静脉输液及冲洗液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体温的下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消除多种并发症,可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体现人性关怀3。而以往血液、静脉输液等的加温多采用输液加温器或电子加温器进行,但输液加温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搬动,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加温器只是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加热面积较小,温度不恒定,容易产生气泡,发生气体栓塞4。市场也出现了一次性液体加热袋,但该类产品加热效率低,不能长期使用,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抢救病人和快速冲洗体腔时常采用气体加压的方法,对急需输入药液、血液和冲洗液的病人起到加快输注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输液的加压装置,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可实现输液袋加热加压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简介:摘要自动洗浴机器人是适合家用与医用环境、面向老年或残疾人群、具有智能洗澡、洗发、干身、按摩和康复等功能的一种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由于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身体机能一般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有所降低,洗浴时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在自动洗浴机器人对人体进行洗浴的过程中,监测入浴者的生命体征十分必要。据报道,人体血压是最容易受到洗浴环境影响而发生波动的生命体征之一,故本文基于脉搏波的连续血压测量理论,研制了一套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可实现人体血压的连续实时监测,相对于传统的血压测量方式,更适用于人体在洗浴时的血压监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吸氧装置在人工气道优化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8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气道湿化的方法应用人工的方法,定时或间断地向气道内滴入注射用水。实验组采用改良气道湿化的方法利用面罩氧气持续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痰液的粘稠度较对照组降低,需吸痰的次数、气道黏膜损伤次数和痰痂形成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实验组的舒适程度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吸氧装置使气道黏膜保持湿润,持续处于湿化状态,促使分泌物稀释利于排除,达到良好的排痰、祛痰功效。
简介:摘要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等于1993年首次将创面封闭负压引流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并获得成功。1994年,裘华德教授将该技术引入我国,经过一系列改造,不断得到完善。现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广泛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在各种急慢性创面的治疗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内已有数十家企业独立生产各自品牌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套件,其种类不下百种。本研究试图收集常见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套件,实测其各项物理系数,利用Abaqus软件构建其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机运算、分析,为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基础研究拓展视野,替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改进的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针固定装置在儿科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16例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使用固定装置的观察组,普通留置针固定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在静脉留置期间,发生堵管、渗漏、滴注不畅、局部皮肤炎症、拔(脱)管例数及留置期间家长满意度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静脉留置期间发生输液滴注不畅,拔(脱)管例数及留置期间家长满意度的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固定装置的使用有助于保持输注液体畅通,减少了留置针移位,明显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改良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与传统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的时速和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装置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间完成的时速及效果。结果时速两组间比较,三项指标均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疗效两组间比较,三项指标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观察组的穿刺置管引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简易双下肢固定装置在盆腔肿瘤IM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腹部放疗科36例行IMRT的盆腔肿瘤患者,其中18例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为对照组,余18例采用热塑膜联合简易双下肢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为研究组。在治疗前行CBCT扫描,前5d扫描1次/d,之后扫描1次/w。扫描图像与治疗计划图像进行配准,配准前人工校对得出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36±1.31)mm、(2.65±1.52)mm、(2.47±1.27)mm,研究组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02±1.14)mm、(1.58±1.25)mm、(1.61±1.12)mm。结论自制简易双下肢固定装置在盆腔肿瘤IMRT中使用方便且体位重复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新型中段尿标本收集装置和常规中段尿标本收集装置留取中段尿标本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泌尿外科男性住院患者105例分别使用自制新型及常规中段尿收集装置收集中段尿标本共210份,比较两种方式收集标本的时间、患者及护士满意率、标本阳性率、污染率、憋尿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操做时间(5.2±0.5分钟)与对照组(12.3±3.6分钟)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憋尿时间(1.9±0.4分钟)与对照组(5.6±1.4分钟)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及护士满意率,试验组(93.3%,91.4%)与对照组(84.8%,81.1%)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本阳性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8%,28.6%,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标本污染率调查,试验组0例(0%)低于对照组4例(3.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新型的中段尿标本收集装置能够减少标本收集时间,降低标本污染率,缩短患者憋尿时间,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