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中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5日—2017年3月24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存在三角韧带损伤的急性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丝攻试验。在得出试验结果后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将两组的AOFAS评分、VAS评分、骨折复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丝攻试验检出阳性例数56例,分组后修复组的AOFAS评分、VAS评分同固定组数据相差不大(P>0.05),组间对比骨折复位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丝攻试验应用在急性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中诊断中的效果优越,且能有效评估手术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在宫角妊娠诊断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方法选取50例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宫角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超声检查诊断,观察50例宫角妊娠患者诊断结果。结果50例宫角妊娠女性患者的诊断正确例数43例(86.00%)、4例不确定诊断(8.00%)、2例间质部妊娠(4.00%)、1例宫内早孕(2.00%)。另外43例诊断正确的宫角妊娠女性患者中共有29例典型妊娠囊型(58.00%)、14例不典型妊娠囊型(28.00%)。结论超声检查在宫角妊娠患者中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有效帮助,继而提高患者的诊断质量,为无创治疗发挥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5例(35眼),患者均青光眼首次急性发作,接受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后眼压可降低至正常范围内一周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房角关闭区域用辅助钩和灌注头进行钝性分离。观察手术前后的房角及前房变化,对视野及眼压进行追踪,随访时间≤2年者26眼,>2年者9眼。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眼压平均为(14.2±2.1)mmHg,较术前用药前后眼压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术后检查发现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显著增加,平均为(3.24±0.35)mm(P<0.001);术后患者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房角粘连关闭象限不同程度开放,35只眼均无视野缩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安全、降眼压确切、增进视力和开放房角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运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抑郁评价量表(SDS)和焦虑评价量表(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下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在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使住院时间缩短,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的早期经阴道超声表现及鉴别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32例以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妇科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和病理诊断做比对,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妇科异位妊娠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结果经比对结果显示,经病理证实的宫角妊娠为17例,在经阴道超声超声检查下确诊的宫角妊娠占比为15(88.23%),其超声表现为孕囊型6例、不典型4例、破裂型5例,经病理证实的间质部妊娠为15例,在经阴道超声超声检查下确诊间质部妊娠占比为14(93.33%),其超声表现为孕囊型4例、不典型5例、破裂型5例。结论早期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用于妇科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的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输卵管宫角植入对输卵管近端堵塞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近端堵塞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输卵管宫角植入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在治疗以后的半年内进行回访,其中输卵管通畅的患者为93.3%,不通者为0,通而不畅者为6.7%,后期通过对患者妊娠率的随访发现,患者妊娠率达到了86.7%,自然流产1.6%,异位率为3.3%,不孕8.4%。结论使用输卵管宫角植入法治疗输卵管近端堵塞性不孕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及术后3d、出院时检测患者眼压。术前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得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结果术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出院时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5)。术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恢复,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PACG患者为对象,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奇偶顺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皆进行药物控制眼压,并择期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的青光眼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及心理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没有太大差别,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眼压没有明显差异,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眼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围手术期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眼压情况,促进疾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4.17%,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1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月12月-2016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50例,随机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施行单纯的小梁切除手术,给予实验组的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视力和眼压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8.73%)明显优于对照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