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药物的配制时的质量管理方案。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对药物配置环节的质量管理方案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中总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案,及时将错误改正。采用2016.01到2016.06之间系统给出的静脉输液的药品配置方案40例作为对照组,2017.06到2017.12之间医嘱开出的药品配置方案4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个小组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概率。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的所有药品配置方案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占比要明显比对照组低,并且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药物配置的时候需要注意各类药物之间的反应情况、药品配置的顺序、是否存在禁忌成分以及溶解度等,这些都对药品的质量管理具有关键性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记录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原来的75.6%下降到56.4%,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也由(21±0.2)次减少到(15±0.61)次;人均抗菌药物的费用也有所减少;在特殊类、非限制类、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也比干预前要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有巨大的影响,它的实行能够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提高门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药物安全应用及管理方法、管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2022年间采取高危药物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间采取高危药物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率、安全管理质量、差错率。结果:安全管理组不良事件率比常规管理组低,p<0.05。自药学服务人员角度出发,评价不同分组药学服务人员的安全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组安全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安全管理组放置不规范、标识不清、药品过期差错事件率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高危药物对患者机体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大,需强化高危药物安全应用,以免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并降低药学服务的差错率,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房药物管理中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价值。方法:以200例感染患者为对象,均有抗菌药物使用需求,其中有100例在2022年8月-2023年1月就诊,此期间行普通管理,另100例在2023年2月-2023年7月就诊,此期间行分级管理制度,分别为普通组、分级组,比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分级组有2.00%的种类不当率,有1.00%的指征不合理率,有3.00%的剂量不当率,有0.00%的给药方法不当率,均低于普通组(9.00%、7.00%、11.00%、4.00%),P<0.05。满意率在分级组达到了96.00%,在普通组仅有87.00%,即分级组高,P<0.05。结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优势多,可规避不良使用事件,提升西药房管理质量,满意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使用抗菌类药物但未实施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90例病例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使用抗菌类药物且实施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90例病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细菌耐药性。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革兰氏阳性杆菌耐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革兰氏阴/阳性杆菌耐药率,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