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光敏树脂在前牙牙间隙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和美观满意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2例需要进行修复前牙牙间隙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追踪观察1年,2年后的疗效及满意率。结果1年满92.31%,2年满意率88.46%。结论光敏树脂是修复前牙牙间隙比较理想的材料,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20例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产妇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一半患者经L3-4进行穿刺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为对照组;另外一半经L2-3进行穿刺间隙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为研究组,比较不同穿刺间隙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8.621,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71.67%(χ2=7.851,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应用L2-3穿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6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编号和随机分组,各28例,其间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间隙性蓝光治疗,而持续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持续蓝光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间歇组患儿与持续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92.8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歇组与持续组患儿发热、腹泻、皮疹及其他不良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39.29%,间歇组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间歇蓝光治疗安全性更高,因此应当重视对间歇蓝光治疗方法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前,甲状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85%。细胞缝隙连接(gapjunction,CJ)是细胞间普遍存在的一种通讯方式,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等表型,对内环境的稳定也起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的发生和转化与Cx的表达异常和CJJC损伤紧密相关,Cx家族中的Cx43较受关注,分布广泛且功能最为复杂和重要。间隙链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低表达,其有效的检测不仅有助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也有助于其治疗及判断预后。本综述旨在系统讨论间隙链接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可以对疾病的认识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腹膜前间隙平片疝修补术与加拿大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加拿大疝修补术,观察组应用经腹膜前间隙平片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前间隙平片疝修补术与加拿大疝修补术相比,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更短、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治方法和效果进行探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选取62例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总结分析实验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得到了治愈,2例患者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在治愈的60例患者中均采用脓肿广泛切开引流,气管切开的患者有6例,伴有纵膈脓肿的患者有5例,出现脑梗死的患者有2例。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治疗关键在于早期的识别并保持呼吸的畅通,做到引流具有及时性,敏感抗生素具有有效性,并对全身基础性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升该疾病的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瘤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56例行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对照组56例行以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乳房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行以乳腺下缘切口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升乳房的外观评分,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腰椎骨折术中采取后正中入路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68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后正中入路;后者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功能障碍与疼痛均得到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效果优于后正中入路,不仅能增强手术效果,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情况、腰背痛状况及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腰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减轻腰背痛,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入路椎弓根,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71%和5.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经肌间隙入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正中入路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