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在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胫骨平台固定术后患者,分别在术后3、6个月行膝关节正侧位常规DR摄影及数字断层融合摄影,对比2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并作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6个月,胫骨平台及膝关节常规DR优质图像率为53.1%(17/32)、59.4%(19/32),数字断层融合摄影优质图像率为84.4%(27/32)、90.6%(29/32),2种检查方法术后3、6个月优质图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固定患者术后复查中,与常规DR摄影相比,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获得的图像质量更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 放射摄影术
  • 简介:距下关节跟骨粉碎性骨折治疗较为困难.我院10余年来,采用经皮钢针撬拔复位固定术治疗跟骨距下关节骨折,经156例随访观察,效果满意.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治疗前后X线平片进行了对比观察,以了解跟骨的复位程度与临床症状改善的相互关系.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跟骨距下关节内骨折 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折金属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骨折行金属固定术的患者42例(金属固定42处),其中颈椎固定4例,腰椎固定5例,胫腓骨固定20例,尺桡骨固定13例。常规MSCT扫描后,行虚拟CT三维成像后处理。结果:虚拟CT三维成像金属伪影明显减轻,图像质量明显改善,除1例颈椎、1例腰椎、1例胫腓骨固定有少许伪影外,其余均能清晰显示骨质,以及固定位置、形态。结论:虚拟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显减少骨折固定术后金属伪影,改善骨折金属固定术后CT图像质量,并清晰显示其解剖关系。

  • 标签: 螺旋CT扫描 虚拟CT三维成像 骨折术后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腔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踝肱指数和影像学表现等,采用Forgaty导管取栓、置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结果:37例中单纯取栓12例,置管溶栓8例,取栓+置管溶栓5例,取栓+经皮血管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2例,取栓+PTA+支架术8例,溶栓+支架术2例,成功率100%.肢体疼痛麻木缓解、皮温变暖34例(92%).疗效为优22例(59%),良好10例(27%),一般2例(5%),不良3例(8%).1例腘动脉瘤溶栓后缺血加重截肢,2例取栓后第1足趾干性坏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24个月,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7例失访,余术侧肢体均无缺血复发症状.结论:腔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有效方法,严格把握其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取栓 导管溶栓 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体外冲击波与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与手术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不仅提升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内镜手术治疗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胃肠外科手术后早期应用肠营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6 月~2020 年 6 月 接诊的84 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参与本次课题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2 例)和实验组(n=42 例)。术后,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早期肠营养支持护理。密切观察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其患者 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营养指标达标时间为(5.68?.96)h,排气恢复时间为(32.16?.24)h,排便恢复时间为(45.14±5.08) h,住院时间为(14.02?.1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 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95.24%,明显高于 对照组的 73.8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早期肠营养支持护理,有助于缩短排气 及排便时间,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胃肠外科 肠内营养 早期应用 研究分析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分析放射直视影像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口腔固定修复患者78例,用均等双盲划分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术前进行传统X线检查,观察组术前进行放射直视影像检查。观察两组治疗满意率和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牙髓发炎、穿髓及根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固定修复中应用放射直视影像能提升患者治疗满意率,减少治疗后出现不良情况,确保修复效果理想。

  • 标签: 放射直视影像 牙髓 口腔固定修复 治疗满意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特点,以期为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镜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基础。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收治的行急诊消化镜治疗的 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 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3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观察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8. 3±5. 1)分、 (48. 9±6. 2)分,护理后分别为 (24. 1±4. 9)分、 (25. 8±3. 1)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9. 6±4. 7)分、 (48. 5±6. 7)分,护理后分别为 (37. 8±5. 0)分、 (35. 3±6. 2)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也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 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7. 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 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5. 13%vs. 12. 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235)。结论对急诊消化镜治疗的患者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无缝隙对接护理 消化内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需行脊柱骨折固定术的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情况、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6个月运动、痛觉、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加快行脊柱骨折固定术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脊柱骨折内固定术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手术室体位护理对手术室脑瘤患者长时间手术压疮形成的护理效果及手术影响。方法:纳入本院收治脑瘤手术患者共 97 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0 月,将患者依据术中护理意愿分组后,开展回顾性护 理研究。对照组(n=49) 术中行基础护理,观察组(n=48)术中联合体位护理。比较患者手术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标签: 手术室体位护理 脑瘤 手术压疮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手术患者的术前超声评价对手术指征的指导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卵巢手术的患者159例,就其超声物理特征、临床特征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患者共发现卵巢病灶171处。囊性病灶的恶性率以病灶最大径7cm为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壁有乳头组的恶性率高于无乳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实性病灶的恶性率以5cm为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病灶的恶性率以病灶最大径5cm或7cm为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患者既往有胃肠道或乳腺恶性肿瘤,7例术后病理为转移性肿瘤(58.3%)。结论:对于超声提示的卵巢实性病变、〉7cm的囊性病变或〉5cm的囊实性病变具有手术指征;对于既往有胃肠道或乳腺恶性肿瘤的病例,需警惕转移性肿瘤的可能。

  • 标签: 卵巢手术 超声 手术指征
  • 简介: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非实性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这类结节常缺乏特征性而难以确诊,因此患者比较焦虑,医师的处理也多样化、不规范。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肺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肺非实性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遵循指南,正确处理这类结节,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磨玻璃密度影
  • 简介: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的优势,对肺孤立结节血管集束征的血管构成和形态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孤立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肺孤立结节病例81例,利用多层CT及MPR重建,确定血管集束征存在及其构成,并与病理、临床相对照.结果:肺癌、肺结核血管集束征阳性率较高,炎症以Ⅰ型血管集束征为主,肺癌以Ⅲ型为主.结论:各类肺孤立结节血管集束征的阳性率及血管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识别这一征象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病变 多层螺旋CT 血管集束征 多平面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镜影像学系统用于鼻科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鼻科实习的2014级医学本科毕业生9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镜影像系统辅助教学。观察两组实习生的实习成绩以及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内镜影像系统 教学 鼻科 临床医学实习
  • 简介:目的对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阴道超声诊断CSP的特点和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腔探头对患者行经阴道扫查。结果26例患者妊娠囊均着床在子宫下段切口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滋养血流来自切口部位。子宫轻度增大18例、无增大8例。24例患者宫腔无异常回声改变、2例宫腔可见不均质高回声。14例表现为子宫前壁峡部切口处单纯孕囊,子宫浆膜层与孕囊之间肌层部分缺如;12例表现为不均质团块型,子宫下段内膜形态失常,切口处肌层菲薄,其中10例子宫下段非均质病灶区内及周边均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并可见五彩状血流,阻力指数(RI)为0.28~0.55。结论经阴道彩超在早期诊断CSP方面有确诊率高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方法。

  • 标签: 阴道内超声 剖宫产 瘢痕 妊娠
  • 简介:高血压颅内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往外科多采用开颅手术治疗,但对病人的再损伤大,且危险性高、住院时间长;而内科应用脱水剂及一般支持疗法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现在随着CT的普及应用,颅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我们采用CT定位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30例,取得了很好效果.

  • 标签: CT定位 颅内血肿 穿刺引流术 脑疝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体筛查我院消化内科在2018年4月~2019年11月期间就诊的胃溃疡出血患者110例,抓阄法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和治疗组,组均55例。一般组给予四联疗法干预,治疗组联合消化镜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预后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一般组患者创面再出血7例(12.73%)、复发胃溃疡4例(7.27%)高于治疗组创面再出血2例(3.64%)、复发胃溃疡1例(1.82%),一般组幽门螺杆菌(HP)根治43例(78.18%)低于治疗组HP根治52例(94.55%);一般组的总治疗有效率78.18%低于治疗组的96.36%(P<0.05)。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出血病症时,应用消化镜联合四联疗法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预后恢复有利,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四联疗法 胃溃疡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排号分组法分为 观察组和对比组,各 30 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再次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比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早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超急性期脑血肿的CT、MR表现文献多有报道,而关于低场MR的报道国内较少.我院自1997年以来经夜间急诊MR检查诊断为超急性期脑血肿并经临床证实22例病人,现结合文献对其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探讨如下.

  • 标签: 超急性期 脑内血肿 低场 MR表现 诊断价值 MR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