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肝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的优化政策与护理效果。首先分析了肝外科手术后疼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评估了目前疼痛管理策略的挑战。随后介绍了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麻醉药物优化以及术后镇痛治疗的制定与实施。接着探讨了疼痛评估工具与标准,分析了优化政策实施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的成效。研究结果显示,优化策略对肝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护理工作的启示与建议,以期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高血压管理体系及其政策实施效果。通过对高血压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包括患者筛查、健康档案建立、随访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结合政策目标,评估政策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减轻患者疾病负担等方面的效果。研究发现,虽然高血压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且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足、部分地区资源分配不均衡等。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高血压管理体系和提升政策实施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政策与法规是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护理政策与法规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质控科作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部门,需要密切关注政策与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以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在新的政策与法规中,对于护理安全监管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例如,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定期开展护理安全风险排查等。质控科需要加强对这些要求的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新的政策与法规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结果:通过对护理政策与法规更新的深入研究,以及对质控科护理质量管理影响的全面分析,新的政策与法规对护理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也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标准、建立有效的护理安全监测系统以及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等,以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患者安全。结论: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我们将继续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护理质量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简介:目的探讨在产房开展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2001年2月对100例产妇实施功能制护理分娩(对照组),同年6~8月选取年龄、孕周与实验组相近的100例产妇实施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实验组),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分娩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对助产士的满意度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总产程平均缩短64.69min(P<0.05);剖宫产率降低19%(P<0.01);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产房护理人员从17人减至15人;产妇对助产士的满意度从76%提高到98%;从无五星级护士到86.6%的助产士被评为五星级护士.结论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提高了产时护理质量,提高了助产士的自身素质及产妇满意度.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PDCA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20例,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8月。采用抽签方法分组,将患者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常规组;将常规护理用于常规组,观察组开展PDCA护理;比较护理前后LOTCA、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LOTCA(70.89±9.23)、NIHSS(9.26±1.53)分值均优于常规组LOTCA(59.22±7.89)、NIHSS(15.78±2.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91,9.092,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Fugl-Meyer上肢(49.03±4.82),下肢(35.35±6.03)和QOL 评分(85.77±4.76)均高于常规组出院时Fugl-Meyer上肢(35.34±3.53),下肢(28.11±4.17)和QOL 评分(72.81±6.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6,18.992,23.193,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接受PDCA护理能更有效的改善受到疾病影响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提高肢体功能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