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护理工作中对痰液黏稠、干燥排痰困难的患者,目前常规采用翻身、叩背、咳嗽、雾化吸入和吸痰等辅助排痰措施[1,2].然而,由于昏迷患者失去咳嗽反射能力,加上不能实施雾化吸入,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能力有限,引起痰液干燥,吸痰困难,因而,气管内注入湿化液为气道湿化排痰的主要手段.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院后住院多达数10d甚至过百天,每天需吸痰10多次.为更好地排痰和保持气道通畅,使患者呼吸功能稳定,本文作者以优化排痰效果,更好为病人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广泛查找有关资料,比较几种文献报道,结合实际情况,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1例长期机械通气患儿气道湿化吸痰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简介:PICC导管是指经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被认为是安全、经济、创伤小的一种可靠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减少了药物引起的渗漏,同时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着一定的并发症及风险,拔管困难是其中之一,现将我科出现的1例经肱静脉PICC置管患者拔管困难的护理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管饲过程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冲管方式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100例。在常规喂养管维护下,采用40~42℃温开水30~50ml脉冲式冲管方式作为研究组,40~42℃温开水30~50ml,正压冲管方式作为对照1组,常温等渗盐水30~50ml,正压冲管方式作为对照2组。比较各组喂养管堵管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喂养管的堵管率分别为1%、9%和12%,研究组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喂养管采用40~42℃温开水脉冲式冲管的堵管率低于正压冲管,更低于常温下的等渗盐水正压冲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患者带管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12月我院维护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比该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B组患者总体治疗依从率为98.00%,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80.00%(P<0.05);同时B组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与健康知识水平四个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促使其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与更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因此,该护理措施值得在该类患者护理中进行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减压管非计划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欧维克实施胃肠减压管插管治疗患者16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168例治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拔管率以及出现的原因。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患者8例,非计划拔管率为9.52%;对照组护理后出现28例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33.33%,两组非计划拔管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分析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实验组有2例由于感觉不适自行拔除,1例无法配合治疗自行拔除,2例睡眠无意识拔除,1例管道脱落,2例牵拉脱出;对照组有8例由于感觉不适自行拔除,5例无法配合治疗自行拔除,3例睡眠无意识拔除,3例管道脱落,2例牵拉脱出,7例胶布固定不牢。结论:为普外科胃肠减压管治疗的非计划拔管率较高,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分析,针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保证胃肠减压管治疗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降低普外科胃管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留置胃管的8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观察两组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2.50%,前者低于后者(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胃管意外拔管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肠内营养期间堵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抽取2022年1月至2月我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实施肠内营养的159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利用品管圈对肠内营养期间的堵管情况进行基线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评价,制订规范化的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并推广实施,促进封管和堵管的规范处理执行流程,制作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手册,完善合理用药配伍,配合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等措施。将2022年10月至12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162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组肠内营养期间堵管发生率为3.77%,低于实施前组的9.25%(x²=3.949,P=0.047)。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期间堵管的发生率。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冲管方式在预防鼻肠管堵管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普通外科74例接受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患者,包括急性胰腺炎、胰腺肿瘤术后、胃瘫、胃潴留、胃瘘、胃癌术后等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38-40度温开水40ml每2-4小时脉冲式冲管方法,试验组每日清晨使用温开水(40-42度)30ml脉冲式冲管后,再取38-40度的5%碳酸氢纳溶液30ml脉冲式冲管,夹管30min,再用40-42度的温开水30ml脉冲式冲管,其他时段采用40-42度温开水每2小时脉冲式冲管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肠管肠内营养管的堵管率及堵管时间。结果 试验组堵管率为2%(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3/37)(P<0.05);试验组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发生时间为置管后第28天,晚于对照组置管后的(15.7+2.3)天。结论 适宜温度的温开水和碳酸氢纳溶液冲管能有效推迟鼻肠管堵管发生的时间,降低堵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