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脊椎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3例颈、胸椎椎管内肿瘤病人在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结果本组39例手术全切,4例髓内肿瘤部分切除.随访38例,随访时间8个月~6年,34例术后恢复良好,4例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生活需他人帮助.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肿瘤,恢复脊髓功能的最有效方法.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显做手术 脊椎
  • 简介:目的探讨骶管重建在症状性骶管囊肿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2015年采用骶骨开窗后路手术治疗症状性骶管囊肿21例,其中12例术中行骶管重建(A组),9例未行骶管重建(B组)。结果A组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0)明显低于B组(33.3%,3/9;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A组11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稍缓解;B组8例明显缓解,1例稍缓解;均未发生囊肿复发。结论症状性骶管囊肿后路手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术中进行骶管重建可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发生几率。

  • 标签: 骶管囊肿 后路手术 骶管重建 椎板切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后路减压、丁棒系统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减压、丁棒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睡眠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较对照组的52.17%显著升高(P〈0.01)。结论:后路减压、丁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术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后路减压 丁棒系统内固定治疗 胸腰椎骨折 效果
  • 简介:目的探索颅颈交界畸形术后吞咽困难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后路枕颈固定的颅颈交界畸形患者资料,按是否发生术后吞咽困难分组,比较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影像表现、颈椎序列测量值等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5例,其中吞咽困难组13例,无症状组12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52%。两组间: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术后带管时间,术前是否合并后组颅神经症状、是否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吞咽困难组与无症状组术后CCA[(129.1±9.6)°vs(137.9±7.1)°]、dCCA[(-4.1±4.0)°vs(6.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吞咽困难严重程度与术后CCA、dCCA有相关性。结论颅颈交界畸形后路枕颈固定术后吞咽困难较为常见,可能与术后斜坡椎管角缩小有关。

  • 标签: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颅颈交界区畸形 吞咽困难 上颈椎序列 斜坡椎管角
  • 简介:目的:探究多功能颈椎保健枕联合推拿治疗对脊椎病患者变形颈椎复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实施推拿治疗,观察组实施推拿治疗的同时进行多功能颈椎保健枕干预。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价结果比较,由评价结果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睡眠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变形颈椎复位状况比较,对照组优19例,良11例,差10例,优良率为75.00%,观察组优25例,良13例,差2例,优良率为95.00%,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颈椎保健枕联合推拿治疗能够显著该站脊椎病患者的颈椎变形状况,对颈椎复位有重要的矫正支持作用,并且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功能颈椎保健枕 脊椎病 变型颈椎复位 睡眠质量
  • 简介:神经内窥镜具有手术定位精确、可靠、手术伤道小,术后康复快的特点.通过微型摄像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手术野的图象及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也为手术者提供了常规手术难民以窥见的视角,扩大了术野,从而为某些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条件.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神经内窥镜手术1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路径的改进方法。方法对5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成两组。实验组22例,采用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方法。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侧脑室枕角穿刺、耳后路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CT检查,发现实验组脑室明显缩小者占86.4%,脑室内导管位置满意者占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发现,实验组导管阻塞1例(4.5%),对照组导管阻塞9例(2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侧脑室额角穿刺、经耳前路径的手术方法可能优于传统分流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手术路径 脑积水 额角穿刺 耳前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蝶骨嵴大型和巨大型脑膜瘤的手术要点。方法本组58例脑膜瘤患者经CT或MR检查确诊,其中采用颅眶颧或颅颧入路10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48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3例发生颅内外沟通者于肿瘤切除后“三明治”法行颅底重建,3例患者的残余瘤体行X-刀治疗。结果本组肿瘤全切52例,大部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者49例。随访6月~9.5年,8例有不同程度复发。结论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选择恰当手术入路,采用显微手术分块切除肿瘤,强调术中注意对重要神经和血管进行保护,这些要点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脑膜瘤 蝶骨嵴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1癫(癎)手术治疗的类型  1.1切除手术切除局部的或大块的有致(癎)灶的脑组织,消除癫(癎)灶.此类手术有前颞叶切除术,选择性杏仁海马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和颞叶以外的脑皮质切除术及病变切除术(lesionectomy).……

  • 标签: 手术治疗 治疗进展 癫手术
  • 简介:目的本文对颅内血肿开颅术中手术区对侧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原因和治疗进行了探讨.方法对我院1995年以来治疗5例术中合并的对侧血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均在开颅同时进行对侧血肿清除,血肿全部为硬膜外血肿,同时合并颅骨线状骨折,术后生活自理1例,轻工作2例,恢复正常工作2例.结论开颅血肿清除中颅压一度下降后出现急性脑膨出,务必要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其它部位是否形成迟发性血肿是必须要排除的原因.

  • 标签: 颅内血肿 开颅手术 手术区对侧 迟发性血肿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态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手术患者安全。方法:随机抽查重庆市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人员46名,使用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安全管理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管理态度条目平均得分为(2.55±1.00)分;不同职称及不同等级医院人员在个别条目存在明显差异。个人及管理层均最关注患者安全。86.96%被调查者反馈在手术室犯过错误,错误被及时讨论以免再犯,且匿名、机密的报告制度非常重要,19.57%认为"只要患者病情好转,管理过程中犯点错误不重要"。结论:被调查者患者安全管理态度正向,对错误有较积极的认识,但在鼓励质疑、上报不良事件及协调多学科团队协作、有效沟通上仍须努力。

  • 标签: 态度调查 患者安全 手术室 错误
  • 简介:帕金森病(PD)为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减少为典型临床表现,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一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左旋多巴尚未研制用于临床之前,外科手术曾经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

  • 标签: 帕金森病 神经外科手术 电刺激疗法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手术后抗癫痫药物的应用策略。方法分析1991~2005年间手术治疗的109例癫痫病人(年龄0-16岁)术后的用药情况。统计术后开始撤药时间及完成撤药时间,并分析撤药与癫痫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癫痫完全缓解与致痫灶(包括MRI显示的病灶及皮质脑电图所示发作期及发作间期异常起源皮质)是否全切除有关(P=0.008)。手术疗效可能与致痫病因有关,但因例数较少而无法行统计学分析。

  • 标签: 抗癫痫药物 手术后 用药策略 皮质脑电图 统计学分析 用药情况
  • 简介:小脑梗塞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多采取保守治疗痊愈,但梗塞面积较大,症状严重者多预后不良.我们从1999年5月至2004年5月手术治疗小脑梗塞患者11例,效果满意,并总结如下.

  • 标签: 小脑梗塞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病变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5例脑干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颞下入路1例,枕下小脑幕上入路1例。所有病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超声技术,5例病人应用荧光引导技术,2例应用3D打印技术。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贯穿所有病人临床诊疗始终。结果病变镜下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及活检6例。术后神经功能症状改善7例,保持不变4例,加重3例,死亡1例。随访14例,时间3个月-6年,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3例。结论脑干病变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严格把控手术指征,合理制定手术策略,加上个体化诊疗、MDT以及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脑干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多学科协作 神经导航 电生理监测 3D打印
  • 简介:几种外科手术径路曾用于治疗胶样囊肿,但对这些手术径路仍存有争议。最近期的技术是应用内窥镜。比之显微外科技术,由于内窥镜的性质,不能完全切除囊肿,但比之穿刺则能做更多的工作。为了评价内窥镜在胶样囊肿外科手术中的作用,作者对1994年以来15例在内窥镜控制下行手术治疗的胶样囊肿病人进行了复习。

  • 标签: 内窥镜 外科手术 治疗 胶样囊肿
  • 简介:目的探讨非手术因素对颞叶癫癎病人手术治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方法对10个月门诊筛查的67例颞叶癫癎病人进行问卷式调查,针对颞叶癫癎病人手术治疗的非手术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癫癎病史2~26年,平均8.3年,非正规治疗史43例(64.1%)。其他医院诊断为颞叶癫仅24例(35.8%)。知道手术可治疗癫32例(47.8%),其中由医生告知可行外科手术11例(16.4%),通过媒体和病友介绍21例(31.3%)。不愿接受手术治疗20例(30.0%),其中因经济原因13例,害怕手术7例。结论病人及基层医师对颞叶癫癎及其正确治疗的认识不够是造成病人延误治疗的主要因素,病人心理因素和经济拮据也是重要原因。加强癫癎科普宣传,特别是推广《癫癎诊疗指南》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癫癎 颞叶 非手术因素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丘脑肿瘤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丘脑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经皮质侧脑室入路9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4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4例,经顶间沟入路3例。观察术后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8例,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短期内病人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14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2例。出院时KPS评分:90~100分9例,60~80分6例,30~50分3例,10~20分2例。结论对于丘脑肿瘤显微手术治疗,个性化选择入路、掌握手术要点及方法是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脑肿瘤 丘脑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为提高脑深部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术要点。方法2000年3月~2011年10月年共有222例患者进行了DBS手术,其中帕金森病207例,特发性震颤5例,肌张力障碍10例。刺激靶点355个,其中丘脑底核325个,腹中间核14个,苍白球内侧部16个。穿刺点锐性切开蛛网膜和软脑膜、合理应用微电极记录、术中应用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延伸导线与刺激电极接头埋置和固定在枕骨骨槽内、脉冲发生器在锁骨上固定是本组手术技术的要点。结果本组术后1年、3年、5年UPDRS评分,关期改善率55.8%,53.4%,45.2%;开期改善率22.5%、23.2%、20.4%。并发症包括无症状性皮层出血、电极过深、皮肤破溃感染等。结论严谨和细致的外科操作,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可提高DBS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脑深部刺激 手术技术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