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评估有色冶炼厂房事故坑附近钢柱在炉料热作用下的耐火稳定性,本文以热辐射理论为基础,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钢柱9m高度内的温度分布。钢柱温度取决于炉料面积、柱翼缘厚度、柱的计算截面位置、炉料与柱相对位置。炉料面积越大,钢柱越处在炉料中部,钢柱的温度越高;柱翼缘厚度越大,炉料与柱距离越大,钢柱的温度越低。本文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给出了钢柱耐火稳定性验算与评估方法。由于钢柱之间存在较大温差,当钢柱所支承的梁的线刚度较大,两端与柱刚接且设置隅撑时,较强的端部约束作用使柱产生较高水平的温度内力,钢柱在材料强度降低的同时荷载效应增大,钢柱可能会失去耐火稳定性而发生破坏。把柱、梁的连接由刚接改为铰接,取消所设隅撑,增大事故坑与柱之间的距离,增大柱翼缘厚度或对钢柱底部进行保护均可提高钢柱的耐火稳定性而保证安全。
简介:建立了3种模型,其中模型1为钢支撑-混合框架结构模型,模型2为钢支撑-钢框架结构模型,模型3为装设黏滞流体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模型。然后通过振型分析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时程计算,并对层位移响应、层剪力响应等指标综合分析,验证了煤气化厂房采用全钢结构替代现有的“上钢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计上可行,且装设黏滞流体阻尼器的钢框架结构具有更优越的抗震性能。在第5代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正式实施,部分地区抗震设防标准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也为煤气化厂房应用新型“减”震设计代替传统上单纯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