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甲骨卜辞、古代文献与考古发掘中的曾与曾国常被混同对待,以致很难区别。曾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殷墟卜辞,其地位于今河南新密、新郑之间的溱水河流域,与西周随枣走廊的姬姓曾国及山东沂水流域的姒姓鄫国无涉。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的姬姓曾国位于湖北境内汉水以东的随枣走廊,其受封在西周早期,与后来的随同为一国。曾、随国号的变化与西周中晚期姒姓缯联合申国召来犬戎攻灭西周有关。作为禹夏后裔的姒姓曾,在古代文献中被写作缯、鄫,春秋以前地望在河南南阳方城,即古缯关一带,春秋以后迁往山东沂水流域苍山县古鄫城。文章认为应对古史记载不同年代、地域的曾、缯、鄫加以区别对待,才能廓清学术史上的曾与曾国谜团。
简介:TheTibetanastronomicalcalendricalcalculationhasalonghistory.TherearemanydocumentaryrecordsandTibetanpeoplehaverichexperiencesofit.TibetancalendricaldesignationofyearsasasummaryofTibetanpeople'sexperiencesintheirstrugglewiththenatureisanimportantpartofTibetanastronomyandcalendricalcalculation.Ittakestwelveyearsasasmallcycleand6oyearsasabigcycle.Abigcycleiscalled“rabjung”{rab-byung}inTibetan.Thefirstrabjungstartedin1027andthecurrentrabjungisthe17thrabjung.
简介:两汉三国吴时期,以“算”为单位向15岁至免老年龄的成年男女徵发赋税和徭役。“算”不仅意味着有交纳赋税而且有服徭役的义务。“算赋”意为“以算课徵赋税”,而非单一税目。算赋不仅包括每年120钱的人头税,还包括吏俸、转输、缮兵等各种杂税。赋役场合的“事”为动词,意为“服事”。长沙吴简“口。事。”的“口”指户内家庭人口总数,“事”指有赋役义务的口数,包括7—14岁交纳口钱的口数和有“算”义务的口数,相当於後代的“课口”数;“算。事。”的“算”指有“算”义务的口数,“事”和天长汉简的“事算”一样,指实际服“算”的口数。“算”、“事”簿籍按月统计、制作。
简介:残酷的战争,锻炼了我们年轻的文艺战士。那时候人们的思想很单纯,心地很高尚。为了祖国和邻邦朝鲜,为了千百万孩子和母亲能过幸福生活,他们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为了战争胜利,他们什么工作都抢着干,一般情况下难以完成的任务,他们也能出色地完成。我永远也忘不了师文工队员解秀梅的模范事迹。她是我们志愿军文艺战士的骄傲,是新中国青年的榜样。她是50年代参军的新同志,她的亲人惨遭美蒋军队的杀害,最懂得战争对希望和平人民的危害。因此朝鲜战争一爆发,她便多次要求上前线。为了表示决心,解秀梅咬破自己的手指,写下了血书,向组织请战。入朝后那一阶段的行军中,她被评为模范,在护理伤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