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氰基丙烯酯类组织粘合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医用粘胶。近年来,氰基丙烯酯类组织粘合剂被用作静脉通路的固定装置。本文围绕氰基丙烯酯类组织粘合剂的发展与性能,对静脉通路失败率、皮肤损伤、敷贴更换时间和次数、护患满意度、经济效益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氰基丙烯酯类组织粘合剂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 静脉通路设备 固定
  • 简介:摘要氰基丙烯酯类组织粘合剂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医用粘胶。近年来,氰基丙烯酯类组织粘合剂被用作静脉通路的固定装置。本文围绕氰基丙烯酯类组织粘合剂的发展与性能,对静脉通路失败率、皮肤损伤、敷贴更换时间和次数、护患满意度、经济效益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氰基丙烯酯类组织粘合剂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粘合剂 静脉通路设备 固定
  • 简介:摘要胆汁是由肝脏产生的两性分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过量的胆汁进入结肠后会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腹泻,即胆汁腹泻(BAD)。目前诊断BAD的金标准是75Se-牛磺胆酸潴留试验,其他方法包括血清标志物(补体C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检测和胆汁螯合剂(BAS)的诊断性治疗。BAS是BAD的一线治疗手段,主要药物有考来烯胺、考来维仑和考来替泊等。本文就BAD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胆汁酸 腹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和伊班膦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特征。方法诱导C57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依据双膦酸盐种类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采用α-MEM培养基常规孵育,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唑来膦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10-8、1×10-7、1×10-6、1×10-5、1×10-4mol/L唑来膦;伊班膦组加入相同梯度浓度伊班膦。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比较细胞形成及黏附性;应用Transwell系统检测细胞迁移性;采用骨基质培养检验细胞骨吸收性,并定量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染色阳性多核细胞数[(118.5±12.7)个]比较,1×10-6mol/L唑来膦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明显减少至(26.6±5.2)个,为其阈浓度;抑制效果优于同浓度伊班膦[(99.2±10.9)个,F=5.531,P<0.05]。而伊班膦到达1×10-5mol/L阈浓度才发挥有效抑制作用[(27.3±6.1)个]。与对照组附壁生长及跨膜细胞数[(131.7±15.3)、(111.6±13.5)个]比较,1×10-6mol/L唑来膦[(72.8±12.8)、(35.8±6.8)个]比同浓度伊班膦[(128.6±13.6)、(98.6±9.6)个]更显著抑制破骨细胞黏附与迁移性(F=2.638、3.976,P<0.05)。与对照组骨吸收陷窝数[(28.1±7.2)个]比较,1×10-6mol/L唑来膦[(5.8±2.6)个]比同浓度伊班膦[(26.9±6.6)个]抑制细胞骨吸收性更显著(F=3.215,P<0.05)。结论1×10-6mol/L唑来膦即发挥有效抑制破骨细胞作用,而伊班膦阈浓度为1×10-5mol/L。

  • 标签: 破骨细胞 分化 唑来膦酸 伊班膦酸
  • 简介:摘要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又称为免疫球蛋白A血管炎,是最常见的儿童血管炎,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糖皮质激素为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HSP的常规治疗方案。鉴于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联合抑剂治疗,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抑剂可能通过缓解消化道症状、辅助治疗HSP继发性急性胰腺炎、抑制幽门螺杆菌、减轻激素不良反应对HSP发挥治疗作用。但目前研究较少,仍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 抑酸剂
  • 简介:摘要Ⅰ型唾液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和黄斑性樱桃红斑,通过基因检测发现α-N-乙酰神经氨酸酶(NEU1)基因突变或实验室检查发现神经氨酸苷酶缺乏时,就可以做出明确诊断。现报道1例31岁男性Ⅰ型唾液沉积症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本例Ⅰ型唾液沉积症患者有视力下降、共济失调、肌阵挛发作,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6号染色体NEU1基因c.544A>G (p.Ser182Gly)纯合突变。

  • 标签: 黏脂质累积病 癫痫 NEU1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唑来膦治疗骨质疏松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50例骨质疏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中25例骨质疏松患者,对其在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治疗前后骨密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包括静息痛评分、前屈后伸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L1-4、Ward三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静脉滴注治疗对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提升治疗效果作用明显,是值得推广的一类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 标签: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又称为免疫球蛋白A血管炎,是最常见的儿童血管炎,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糖皮质激素为合并消化系统症状的HSP的常规治疗方案。鉴于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联合抑剂治疗,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抑剂可能通过缓解消化道症状、辅助治疗HSP继发性急性胰腺炎、抑制幽门螺杆菌、减轻激素不良反应对HSP发挥治疗作用。但目前研究较少,仍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H2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 抑酸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敏之星治疗仪导入氨甲环联合口服氨甲环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60例设为研究对象,遵从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原则,将参与研究的黄褐斑患者分配到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比例1:1。研究组30例,给予舒敏之星导入氨甲环注射液联合口服药物;参照组30例,给予口服药物。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舒敏之星导入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口服药物 治疗效果 口服药物 黄褐斑
  • 简介:摘要1例2岁精索鞘膜积液患儿行腹腔镜双侧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后接受单次酮咯氨丁三醇注射液7 mg静脉滴注镇痛。用药后约17 h,患儿出现肉眼血尿,超声检查示膀胱内血块,尿常规检查示尿潜血(++),镜检红细胞>50个/高倍视野(HP),尿蛋白(+++)。患儿同期未使用其他药物,考虑患儿的血尿与酮咯氨丁三醇注射液有关。先后给予酚磺乙胺注射液0.5 g静脉滴注、1次/d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0.5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6 d后,患儿肉眼血尿消失,尿常规示尿潜血(+++),镜检红细胞3个/HP,尿蛋白(+++)。11 d后复查,尿潜血(+),镜检红细胞0个/HP,尿蛋白(++)。1个月后复查,尿潜血(-)、尿蛋白(-)。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血尿 蛋白尿 学龄前儿童
  • 简介:摘要戊二血症1型(glutaricacidemia type 1,GA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活性降低或缺失导致赖氨酸、羟赖氨酸及色氨酸分解代谢受阻,代谢产物戊二酰肉碱、戊二等在体内异常蓄积,引起代谢紊乱,主要导致神经系统受损。患者临床表现为巨颅、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及发育落后等,常在婴幼儿期由于感染、疫苗接种及手术等诱发急性脑病。由于GA1罕见,临床表现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表现类似,特异性不强,易漏诊或误诊。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诊治,由国内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专家共同讨论,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国际指南,制定了本共识。

  • 标签: 戊二酸血症1型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尿症临床特征、基因变异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科诊治的6例3-甲基戊烯二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资料、基因测序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患儿进行发育评估。结果6例患儿中男2例、女4例。4例为3-甲基戊烯二尿症Ⅰ型,2例为3-甲基戊烯二尿症Ⅵ型伴感音性神经耳聋、脑病及Leigh样综合征。5例患儿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1例为发病后临床诊断。4例患儿尚未发病,2例已发病患儿发病年龄分别为1和2日龄,均在新生儿期出现黄疸及呼吸异常等症状。6例患儿尿3-甲基戊烯二浓度为22.38~77.09 mmol/molCr,均高于正常切值。检测到2种基因11种变异,其中10种变异未被报道。4例患儿检测到7种AHU基因变异,分别为c.656-2delA、EX5-EX6 Del、c.942+3A>G、c.373C>T p.(R125W)、c.895-3C>G、c.667C>T p.(R223X)和c.894+5G>A,均未报道;2例患儿检测到4种SERAC1基因变异,包括c.548G>A p.(R138Q)、c.442C>T p.(R148X)、c.1339C>T p.(R447X)和c.973dupA p.(M325Nfs*5),仅c.442C>T p.(R148X)为已报道变异。经限制亮氨酸饮食及左卡尼汀治疗后,4例AUH基因变异患儿效果较好,2例SERAC1基因变异患儿治疗效果较差。2例已发病患儿运动发育落后和(或)智力落后,其余患儿发育正常。结论3-甲基戊烯二尿症患儿临床异质性明显、病情轻重不一,基因变异多为剪接变异,其次为无义变异、错义变异及移码变异,无亮氨酸饮食及口服左卡尼汀治疗对部分患儿有效,新生儿筛查有助于此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 标签: 氨基酸代谢障碍,先天性 基因 新生儿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α-酮戊二对老龄小鼠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N小鼠80只,18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对照+溶剂组(C组)、对照+α-酮戊二组(C+AKG组)、手术+溶剂组(S组)和手术+α-酮戊二组(S+AKG组)。C+AKG组和S+AKG组分别于术前连续3 d腹腔注射α-酮戊二二甲酯0.6 mg/kg;C组和S组于相同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剖腹探查术制备小鼠术后谵妄模型。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6、9、24 h时进行食物埋藏试验(进食潜伏期)、旷场试验(总运动距离、进入中央区潜伏期、中央区停留时间和凝滞时间)和Y迷宫试验(进入新异臂时间和次数)。术后6 h时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ba-1)的表达和阳性细胞计数,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IL-1β与TNF-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术后各时点进食潜伏期延长,术后6和9 h时进入中央区潜伏期延长,中央区停留时间缩短,术后6、9和24 h凝滞时间缩短,术后6和9 h时新异臂进入次数减少,术后6 h时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海马Iba-1表达上调,Iba-1阳性细胞计数增加,IL-1β与TNF-α表达上调(P<0.05),C+AKG组术后各时点行为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AKG组术后各时点进食潜伏期缩短,术后9 h时进入中央区潜伏期缩短,术后6和9 h时中央区停留时间延长,术后9和24 h时凝滞时间延长,术后9 h时新异臂进入次数增加,海马Iba-1表达下调,Iba-1阳性细胞计数减少,IL-1β与TNF-α表达下调(P<0.05)。结论α-酮戊二可减轻老龄小鼠术后谵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酮戊二酸类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胆汁核受体(FX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学意义,参与了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耐受、2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蛋白尿的发生发展等代谢综合征。本文将FXR在肾脏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胆汁酸核受体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环保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马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马奶是蒙古族传统饮料之一。蒙古人自古就把马奶称为"圣饮"。纵观历史,马奶在游牧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而流传至今。马奶是一种文化,一种资源,我们应该继续研究、发展和继承。我希望马奶这种古老而健康的牛奶饮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消除疾病,给草原上的牧民带来经济效益。

  • 标签: 酸马奶 蒙古医学 营养价值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琥珀去甲文拉法辛是能双重抑制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实现抗抑郁作用,是一种抗抑郁的药物。本文着重对合成去甲文拉法辛的合成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 去甲文拉法辛 合成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枸橼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CA-CRRT)应用于肝衰竭患者时,发生枸橼蓄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RCA-CRRT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CRRT过程中是否存在枸橼蓄积(血清总钙/游离钙比值≥2.4)将入选患者分为蓄积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平均动脉压(MAP)、去甲肾上腺素(NE)用量、血乳酸(Lac)浓度、肝功能状态、枸橼量、滤器使用时间及预后;用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枸橼蓄积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行RCA-CRRT的肝衰竭患者中有20例发生枸橼蓄积(蓄积组),共进行96次CRRT;其余28例患者未发生枸橼蓄积(对照组),共进行106次CRRT。两组年龄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蓄积组患者MAP较低〔mmHg(1 mmHg=0.133 kPa):66.9±13.6比86.4±8.3,P=0.032〕,NE用量较高(μg/min:16.3±8.4比5.9±2.8,P=0.015),血Lac水平较高(mmol/L:4.89±1.45比2.98±0.87,P=0.004),肝功能受损更严重〔总胆红素(TBil,μmol/L):220.4±45.2比163.4±43.8,P=0.012;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12.0±2.5比8.8±1.4,P=0.029;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31.30±8.22比21.78±6.40,P=0.041〕,每小时枸橼用量(mmol/h:27.4±6.9比19.3±4.9,P=0.032)及总枸橼用量(mmol:3 393±809比1 819±502,P=0.039)更高。虽然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蓄积组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比28.6%,P=0.039)。非条件逻辑回归分析显示,MAP〔优势比(OR)=2.901,95%可信区间(95%CI)为0.921~19.493,P=0.019〕、NE用量(OR=2.098,95%CI为1.923~12.342,P=0.002)、血Lac水平(OR=5.201,95%CI为3.211~9.433,P=0.012)、Child-Pugh评分(OR=1.843,95%CI为0.437~7.420,P=0.018)、MELD评分(OR=3.012,95%CI为0.384~12.843,P=0.031)、每小时枸橼用量(OR=4.254,95%CI为1.734~11.839,P=0.011)和总枸橼用量(OR=4.109,95%CI为1.283~18.343,P=0.001)是发生枸橼蓄积的危险因素。结论肝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合并组织低灌注时,应避免使用枸橼抗凝或减少枸橼用量,以避免发生枸橼蓄积。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 肝衰竭 枸橼酸蓄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马丙酚替诺福韦(TAF)与富马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截至2021年8月31日),收集采用TAF(试验组)和TDF(对照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血脂异常的数据。采用国际通用的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值为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11项RCT,治疗乙型肝炎的研究4项(HBV亚组),治疗艾滋病的研究7项(HIV亚组),质量评价结果均为低偏倚风险。11项RCT共涉及患者11 888例,试验组6 273例,对照组5 6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3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升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LDL-C和T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C:2.9%(157/5 347)比0.8%(37/4 727),RR=3.39,95%CI:2.35~4.89,P<0.001;TC:0.7%(36/4 880)比0.1%(6/4 397),RR=4.25,95%CI:1.91~9.45,P<0.001;TG:0.5%(16/3 157)比0.3%(8/3 102),RR=1.83,95%CI:0.81~4.15,P=0.140]。对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LDL-C升高值(14.00 mg/dl)明显高于对照组(4.00 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TAF可明显升高LDL-C和TC水平。

  • 标签: 替诺福韦 血脂异常 乙型肝炎 HIV感染
  • 简介:摘要腺嘌呤核苷转位酶(ANT)是线粒体上的一类转运蛋白。它与癌细胞的代谢和凋亡过程相关,在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面有一定潜能。ANT的四种异构体作用不同,本文将分别阐述它们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 标签: 腺嘌呤核苷酸类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胆汁代谢水平与超重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2010年至2012年,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面向市城区搜集了22 302名孕妇资料,随后选取其中有孕早期血样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例及年龄特征匹配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43名,建立了以妊娠期糖尿病为目标疾病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借助该研究人群,本课题以超重为研究目标进行分组,获得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166例,非超重组(体重指数<24.0 kg/m2)320例;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胆汁代谢水平与超重关联的评价。结果超重组中初级游离型胆汁水平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与低水平人群相比,血清胆酸(cholic acid, CA)水平>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9(95%CI 1.14~3.80,校正后P=0.040);血清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 CDCA)水平>0.043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15(95%CI 1.22~3.78,校正后P=0.040),其余胆汁水平与超重关联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对各胆汁进行筛选,发现CA可能与超重的发生独立相关;与低水平(CA≤0.086 nmol/mL)人群相比较,当CA>0.086 nmol/mL时,超重的OR值为2.03(95%CI 1.11~3.74, P=0.022)。结论妊娠早期血清CA和CDCA的代谢水平可能与超重发生相关,其中CA与超重的关联可能具有独立性。

  • 标签: 妊娠早期 胆汁酸 超重 脂质代谢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