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维生素K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维生素K1、K3、K4要在肝脏转变成K2才具有活性。维生素K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凝血作用,在肝内作为羧化酶的辅酶,促进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Ⅶ、Ⅸ和Ⅹ等合成,并使凝血酶原转变成活性凝血酶,从而发挥凝血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和广泛肠切除所致肠道功能吸收不全;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所致维生素K缺乏;以及新生儿、早产儿低凝血酶原症;使用香豆素类、水杨酸类等维生素K拮抗剂过量而致出血患者,和敌鼠钠中毒者。维生素K还可用于胆石症、胆道蛔虫所致胆绞痛、具有镇痛解痉作用。随着维生素K作用机理阐明,近代还发现维生素K还具有预防骨质疏松、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等保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本院儿保门诊随访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分析,了解重庆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 方法 对在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保门诊随访的995例0~11岁健康儿童血液标本通过化学发光法进行25-(OH)D水平测定。 结果 995例标本中,男性577例,占58%;女性418例,占42%,男女间测值无统计学差异。总体均值27.5±10.0 ng/ml,血清25-(OH)D充足789例,占79.3%;不足占174例,占17.5%,缺乏32例,占3.2%;无达到中毒标准儿童。3岁以内充足率90%以上,3岁之后充足率下降,不足率上升。日照较少季节组获得样本325例,测值30.6±11.3 ng/ml,充足率86.2%,不足率11.7%,缺乏率2.1%。日照较多季节组样本670例,测值26.1±9.0 ng/ml,充足率76.0%,不足率20.3%,缺乏率3.7%。 结论 本地儿童3岁以内维生素D充足率较好,3岁以后应继续重视保持维生素D补充。由于皮肤接触阳光所获得维生素D剂量的不确定性,所以无论季节和日照情况如何,均应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维生素D补充。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0~7岁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于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行25-(OH)D水平检测的所有0~7岁儿童资料,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的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结果广州市白云区1309例0~7岁儿童的25-(OH)D水平为25.50(13.38~42.80)ng/mL,维生素D缺乏率为20.40%,不足率为52.33%,充足率为27.27%,无1例中毒病例;不同性别25-(OH)D水平及维生素D缺乏营养状况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7岁组儿童25-(OH)D水平最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率最高,不同年龄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夏季25-(OH)D水平最高,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率最低,冬季25-(OH)D水平最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率最高,不同季节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广州市白云区0~7岁儿童25-(OH)D水平较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率较高,3~7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最差,应引起医务工作者、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