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东西方心灵哲学通过各自独有的路径表现出了这样一种趋同,即深入心底去挖掘做人的奥秘,揭示人之为凡为圣的内在根据、原理、机制和条件,进而成就了特种形式的由心性角度切入的圣学。钱穆的安心之学最具典型意义,在重构理想人格的构成件时,不仅正确揭示了圣人心理的构成、条件、形成机理,而且成功解决了中外哲学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幸福与道德的二律背反问题,如他不仅重视真善美等价值的必性,而且强调圣人还有富、贵、吉、福、顺、寿等特点。这些为世界价值性心灵哲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尽管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自然化意识和操作,但从实证科学角度所作的研究尚属阙如。这样的工作也值得我们今天关注和重视。

  • 标签: 钱穆 幸福 圣人之学 安心之学 心灵哲学
  • 简介: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从底线伦理到终极价值的转换和实现是道德建设中的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破解这一难题开拓了一条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底线伦理与终极价值实现了辩证统一。从道德发展层次来看,道德价值的培育是二者转换与实现的中介与桥梁。因此,加强核心价值认知教育是二者转换与实现的思想前提;努力实践核心价值是二者转换与实现的基本途径;营造认同核心价值伦理生态环境是二者转换与实现的重要条件。

  • 标签: 底线伦理 终极价值 转换 实现 核心价值认同
  • 简介:订阅《佛教文化》杂志,起初只是想把它作为一类资料,并未敢有太多“奢望”,但几期下来,它正逐渐吸引着我。为何?值得提的很多,但最想说的、感触最深的,是“眼光”。

  • 标签: 杂志 《佛教文化》 订阅 眼光
  • 简介:著名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天,一位慕名者买他的一幅牡丹画作,回去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这位买画者的朋友看到这幅画,告诉他这幅画不吉利,因为,这幅画没有画完全,牡丹花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那不是“富贵不全”吗?买画者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就拿回去请俞仲林重画一幅。

  • 标签: 《视角不同而已》 乡杞 文学作品 散文 随笔 中国
  • 简介:尼采对道德的价值重估不仅批判了柏拉图一基督教道德基于神目观的形而上学道德实在论(“自在的善”),而且驳斥了康德和功利主义立足于抽象的道德规则的伦理学,他认为它们都是以外在的权威和标准压制生命的本能条件,本质上都是虚无主义。他的道德视角主义否定了道德的绝对价值和客观标准,认为没有道德事实,只有对现象的道德解释。一方面,解释总是多元的、多视角的,因而道德是多元化的;另一方面,一切道德要求都必然关联着内在根据即生命的本能条件,没有无奈件的道德要求。尼采的道德视角主义在我们今天的道德话语(比如“内在理由”的伦理学)中仍有活力。

  • 标签: 尼采 道德 视角主义 柏拉图-基督教道德 功利主义
  • 简介:价值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也具有个体性和差异性。西方的普世价值论以价值的个体性代替共同性、一元性取代多元性;习近平的共同价值论则强调个性与共性、自身一元与世界多元的有机统一。基于这种统一,各国倡导“共同价值”以解决人类社会的“共同威胁”,满足共同需要、实现共同利益,也就不会构成国家价值安全威胁。价值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立足共同价值,尊重不同价值体系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实现多元价值体系的和谐共存。维护国家价值安全并不仅是关心自身安全,也须在尊重价值的个体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共同性,强调世界各国围绕共同利益以实现共同安全,遵循“彼此尊重,平等相交”“合作共赢,共生共荣”“共建共享,权责共担”的行动准则,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 标签: 共同价值 价值安全 国家安全 人类命运共同体
  • 简介:信任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理论热点之一。不同学科从不同维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不同层面的探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依然有深化和提升的空间。从哲学视角研究信任问题,除了当前的伦理学维度之外,还可以从人学的维度出发围绕利益、自由和责任等范畴进行探讨;从价值论维度研究信任本身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其核心问题是社会生活中值得信任的行为和品性,即交往实践中的自由和责任问题。

  • 标签: 信任 哲学视角 自由与责任
  • 简介:用解剖或本体追问的方法来解读董子学说,让人感到“隔”。董学深受着《易》学影响。《周易》所呈现的是“意”“象”“言”,董学也有“意”“象”“言”。社会政治学是董学之“意”。它发自于“仁”,散为仁爱之心和忧患意识,转为政治“大一统”和礼乐教化。天论是董学之“象”。它是由“天地”、“阴阳”、“五行”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意象系统,象征着生命大本,凝聚着董子全部的生命体验。《春秋》学是董学之“言”。它是董子立“象”达“意”的一个话头。董子通过体会《春秋》之“辞”,发挥《春秋》之“例”,从而把握《春秋》之“意”。

  • 标签: 董仲舒 周易
  • 简介:本文以唐宋元禅宗清规为研究对象,首次尝试从科学视角解读和探究禅宗清规中的寺院管理问题、信息传递问题和清净问题,从制度层面管窥禅宗不违世间法以求长盛不衰的生存发展之道。其中寺院管理问题涉及僧职选任、违规惩处和财物管理等内容;信息传递问题涉及以钟鱼鼓板为载体的听觉信息传递系统和以榜式、状式、图式为载体的视觉信息传递系统;清净问题涉及物理清净、心理清净、信仰清净的内容和意义。

  • 标签: 禅宗清规 科学视角 寺院管理 信息传递 清净
  • 简介:生态正义是当今理论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正义问题的凸显,拓展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转向,改变了环境伦理学的思维旨趣,也深化了人们对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机制和条件的认识.

  • 标签: 生态正义 代际正义 代内正义 生态女性主义 社会生态学
  • 简介: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掀起一场“幸福革命”。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是道德的“晴雨表”、“原动力”和“强化物”。感恩与自豪、希望、受鼓舞的、宽容、兴奋等积极情绪存在正相关关系,处于感恩心境的人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较多的亲社会行为。感恩练习作为积极心理干预手段,有助于个体构建持续的生理、智力以及人际资源,提高个体幸福感水平。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感恩 幸福感
  • 简介:视角采择是个体表征他人或自己所看到世界的能力。个体在判断他人的视角时总是会自动激活自己的视角,但是当个体采取自己的视角时,并不总是会自动激活他人的视角。研究表明,当采取自己的视角时,成人和儿童可以自动做一级视觉视角采择,二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过程是非自动的,且成人可以自动做空间视角采择。未来研究需要继续探讨一级视觉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影响因素,实验设置和个体因素是否会影响二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自动性,空间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视角采择的自动性是否与被试完成任务时所使用的策略有关,以及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发展机制和脑神经机制。

  • 标签: 视觉视角采择 空间视角采择 自动性
  • 简介:邓小平善于用辩证的方法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这是他的一大鲜明特点。'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判断价值的一个目标,但不能涵盖他判断事物价值的全部方法。邓小平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包括'价值目的'分析和'价值判断'方法两个层面,在宏观价值判断上,他坚持社会发展的'目的论'思考维度,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判断事物的价值,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依据。在具体事物价值判断上,他坚持数量、质量、点面结合,正确把握事物的数量关系、质量关系以及'点''面'关系。邓小平判断事物价值的特点是始终坚持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唯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后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邓小平价值判断方法的补充、丰富与突破。

  • 标签: 邓小平 价值目的 价值判断 判断方法
  • 简介: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提倡“安贫乐道”的道德观,把“富”与“德”看成是直接抵牾、截然对立的两极。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经济活动虽是人类生存之本,但它应为小人从之,君子应以道为任;另一方面,历代统治者为了稳固其统治,

  • 标签: 邓小平 富民思想 伦理依据 道德文化 伦理道德 公有制经济
  • 简介: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andCommitmentTherapy,ACT)作为第三代行为主义疗法之一,以其独特的理论导向风靡国外心理治疗行业。同时,国外的众多实证研究也证明ACT的疗效显菩。

  • 标签: 疗法 承诺 道家 行为主义 心理治疗 实证研究
  • 简介:会计伦理作为决定会计人员行为的一种主要力量,是可以在预防经济腐败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的。经济腐败,需要财务造假的配合,会计伦理缺失引起会计行为异化,会计行为异化又导致经济腐败。文章首先对预防经济腐败的会计手段进行了阐述,进而指出了运用会计手段预防经济腐败乏力的根本原因是会计伦理缺失,最后在分析会计伦理在预防经济腐败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会计伦理环境、构建会计伦理制度等预防经济腐败的措施。

  • 标签: 经济腐败 会计伦理 会计行为 伦理考核与评价
  • 简介:陶磊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全书26万字,263页。本书借鉴萨满主义通神模式。提出卦爻辞的曼意法则。对卦爻辞的具体解读,作者从商周历史与文化的历史场最出发,尽可能与甲骨、金文以及古典文献相参证。

  • 标签: 主义 萨满 浙江大学出版社 简介 周易 古典文献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界兴起来势迅猛的文化热潮之后,有关中国华夏传统文化的探究可谓层出不穷,煌煌巨著与洋洋洒洒的学术论文是连篇累牍,于今都似乎有被炒滥了的感觉。随着人们研究热点的转移,近年来好像在文化上,尤其在中国社会儒、佛、道文化相互整合

  • 标签: 传统文化 中国 宗教思想 原始宗教
  • 简介:《天下篇》作者的隐性身份,展现其对诸子的评判立场趋向于以儒家为本位的立场,这一立场与当时及后世的儒家思想都是大体一致的。在对这一问题的论证过程中,试图表明儒家的自我定位和它所处的思想世界纷争的客观局面的冲突。

  • 标签: 庄子 《天下篇》 天下 儒家 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