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中CT自动管电流调制模式(ATCM)下受检者的有效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12于本单位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检查报告(共计60例),所有患者均在管电压、转速、螺距、噪声指数、间隔等参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管电流,计算PET、CT的辐射剂量及PET/CT的有效剂量,得出结论。结果 在保障其他变量固定的前提下,PET、CT辐射剂量与PET/CT有效剂量随着管电流的提升而增长。结论 调低管电流是减少PET/CT检查中受检者有效剂量,降低机体辐射损伤的有效办法。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86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采用常规扫描成像(固定管电流)和Z轴ATCM成像各43例。常规成像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岁。ATCM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岁。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质量.比较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等)、造影剂注射速率、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扫描方法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Z轴ATCM的DLP是常规扫描成像法的0.74倍。结论采用Z轴ATCM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量敏感器官的辐射剂量,评价铋屏蔽联合器官-管电流调制(X-care)技术在颅脑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德国德国西门子公司炫速双源CT对头颈体模进行相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下的X-care、铋屏蔽和X-care联合铋屏蔽3种方式扫描颅脑,及无铋屏蔽和铋屏蔽2种方式扫描双能量CT血管造影(DE-CTA)。选取铋屏蔽所在层面测量脑血管、邻近脑组织及脑脊液的CT值以及图像噪声,计算脑血管和脑实质的对比噪声比。通过放置热释光个人剂量计(TLD)的方式计算器官剂量当量(HT),并记录每次扫描后生成的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颅脑扫描在相同的CTDIvol下,采用X-care、铋屏蔽和X-care联合铋屏蔽3种扫描方法的HT,晶状体均值分别为(37.89±2.00)、(42.20±2.96)、(28.21±1.31)mSv,较颅脑常规序列扫描有明显下降(F=186.52,P<0.05);采用铋屏蔽和X-care联合铋屏蔽,HT,甲状腺为(0.77±0.07)和(0.89±0.08)mSv,较颅脑常规扫描和仅采用X-care有明显下降(F=103.26,P<0.05);DE-CTA采用铋屏蔽扫描后HT,晶状体和HT,甲状腺分别为(11.56±1.04)和(0.32±0.03)mSv,较屏蔽前有明显下降(t=5.07,P<0.05)。用与不用X-care、铋屏蔽及X-care联合铋屏蔽,颅脑常规扫描的噪声和对比信噪比(CNR)值无显著性改变;用与不用铋屏蔽,双能量CTA扫描的噪声和CNR无显著性改变。结论铋屏蔽联合器官管电流调制技术能够在保证一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颅脑CT扫描中晶状体及甲状腺的器官剂量当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均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TA检查,观察组采用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主动脉根部、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起始部血管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观察组的CT值优于对照组,SNR、CNR以及CTDIvo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低浓度对比剂联合智能最佳管电流调制技术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具有较为积极的价值,能够有效减少肾脏代谢负荷,提高CTA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简介:介绍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三相电流型PFC整流器,采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的控制策略。此外还介绍了一种基于电网侧电感电压反馈的抑制电网侧电流振荡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交流侧电流波形接近正弦,功率因数接近1。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却是数字通信环境质量的下降。通常情况下,通信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的影响非常的严重,不但会制约通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还会使得数字通信信号的传输质量下降甚至破坏,因此,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数字通信信号的关键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进和提升,本文提到的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就是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目前,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在通信行业中的实践还有一定的阻碍,并且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升数字通信的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采用固定管电流和固定噪声指数(NI)的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对下肢血管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下肢血管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固定管电流250mA)、B组(ATCM技术,50~380mA,NI12)各30例.其余扫描参数均一致.检查结束后分别对2组相同横断层面图像的股主动脉、腘动脉和胫后动脉图像噪声(SD)进行测量,并对重组后的三维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同时记录机器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DIvol)、相应剂量长度乘积(DLP),对比2组数据之间差异.结果:2组的血管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组后的三维图像均能完整显示下肢动脉及其各级主要分支,满足诊断需要.B组的辐射剂量与A组比较,CTDIvol降低了51.72%(P=0.000,P<0.05)、DLP降低了47.87%(P=0.000,P<0.05)、有效辐射剂量(ED)下降了43.90%.结论:下肢血管CTA采用ATCM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简介:摘要:综合管廊是维持城市地下通信、供热、电力、给排水等综合地下城市管道走廊,并设专门的地下的监控、维护及吊装体系,其良好运行是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生命线。综合管廊配电系统供电负荷主要以通讯、信号、监控、通风机、水泵、空调、照明等为主,由于通风机、水泵、照明启停的间歇性,以致用电负荷不固定,而综合管廊配电线路多为电力电缆,且线路较长、电缆电容电流过大,导致每月功率因数过低而被供电局罚款。本文基于上述背景,以地下综合管廊配电系统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补偿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地下综合管廊配电系统电缆线路运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地下综合管廊配电系统低压侧加装SVG静止无功发生补偿器的方法,并以MATLAB软件构建出仿真模型,以期显著提高地下综合管廊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和安全运行指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技术在盆腔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控制中的价值。方法抽取进行盆腔CT检查的患者34例,随机分为固定管电流扫描组和自动管电流扫描组,分别进行CT扫描,对其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自动管电流扫描相比固定管电流扫描,CT图像质量无明显差距,而其辐射剂量有较大程度降低。结论采用自动管电流技术进行盆腔CT扫描,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大大降低患者盆腔所受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