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溶液对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损伤作用,并检测新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six在小鼠视网膜兴奋性毒性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视网膜和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8周龄C57B6/J小鼠105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 mmol/L NMDA组、10 mmol/L NMDA组、20 mmol/L NMDA组和40 mmol/L NMDA组,每组21只。正常对照组小鼠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入1 μl氯化钠溶液,不同剂量NMDA组分别注射相应剂量的NMDA溶液各1 μl。1周后,分别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苏木精-伊红染色、视网膜铺片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不同剂量NMDA组视网膜各层厚度、神经节细胞层(GCL)细胞数量和RGCs数量。采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不同剂量NMDA组GCL中lncRNA Tsix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剂量NMDA组Tsix基因的转录本水平。结果OCT结果显示,2、10、20和40 mmol/L NMDA组视网膜全层厚度分别为(255.00±6.63)、(252.40±6.41)、(248.67±6.20)和(229.11±10.37)μm,较正常对照组的(269.60±20.01)μm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GCL细胞排列均匀、紧密,呈单层,细胞核大而圆,NMDA注射后细胞出现体积不均和空泡,有核固缩现象。各剂量NMDA组GCL细胞数量随NMDA剂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NMDA浓度增至20 mmol/L时,GCL的细胞数量减少至正常对照组的一半。视网膜铺片结果提示,β3-微管蛋白阳性RGCs细胞数量随NMDA剂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 mmol/L NMDA组RGCs数量减少至正常对照组的一半。RNAscope结果显示,lncRNA Tsix主要在GCL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且随着NMDA剂量的增加,表达lncRNA Tsix的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各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70,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验证Tsix随NMDA剂量的增加表达趋势与RNAscope结果一致。结论NMDA对视网膜厚度和RGCs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性,小鼠视网膜lncRNA Tsix的表达主要集中在GCL细胞的细胞质,且转录本水平随着NMDA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对RGCs发挥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喹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损伤模型小鼠RGC的保护作用及可能调控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54只,随机分为氯喹低浓度组、氯喹高浓度组、PBS对照组,每组均为18只。氯喹低浓度组、氯喹高浓度组小鼠分别按体重10、100 mg/kg剂量腹腔注射氯喹;PBS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PBS。腹腔注射1次/d,连续2d后,氯喹低浓度组、氯喹高浓度组小鼠左眼玻璃体腔注射5 nmol/L NMDA,对侧眼注射等体积PBS。建模后7d,视网膜铺片RGC染色,计数RGC存活数目;建模后9、10d,分别行视动反应和ERG检查;建模后11 d,行视网膜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荧光表达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GFAP、TNF-α、IL-6 mRNA表达。各组间RGC密度、视敏度、光负性反应(PhNR)波振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建模后7d,与PBS对照组小鼠RGC密度比较,氯喹低浓度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1,P<0.01);氯喹高浓度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P>0.05)。氯喹低浓度组小鼠视敏度、PhNR波振幅均高于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0、17.60,P<0.05、<0.01 )。氯喹低浓度组小鼠视网膜GFAP绿色荧光表达明显少于PBS对照组、氯喹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6,P<0.05 )。低浓度氯喹组小鼠视网膜GFAP (F=110.20)、IL-6 (F=167.60)、TNF-α (F=17.78)mRNA表达较高浓度氯喹组、PBS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01、<0.010)。结论低浓度氯喹对NMDA损伤所致RGC丢失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胶质细胞活化与炎症反应有关;高浓度氯喹会加重RGC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运动核团的兴奋性是否存在增高,从而佐证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应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30例面肌痉挛患者,于术中监测其接受单脉冲刺激和多脉冲刺激时患侧、健侧的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的波幅、刺激阈值电压,并监测患者吸入七氟烷前后FNMEP波幅的改变。结果在患侧可以用单脉冲刺激诱发出FNMEP波形者有26例(89.7%),明显高于健侧(5例,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侧记录到的FNMEP波幅[(207.2±62.1) μV]与健侧[(180.2±55.0) μ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侧获得相应波幅的刺激阈值电压[(140.3±26.8) V]却明显低于健侧[(177.0±23.2) 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吸入七氟烷前及吸入七氟烷的0.5、1.0倍最低肺泡浓度时,患侧的FNMEP波幅分别为(207.2±62.1) μV、(133.0±36.5) μV、(70.4±40.2) μV,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患侧存在面神经运动核团的兴奋性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面肌痉挛发病的中枢学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路显微手术对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0例(5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路显微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和分析术后效果。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47例(94.00%)。未复位的3例中,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手动~0.04者8例,0.05~0.25者27例,≥0.3者15例。≥0.3者的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62,P=0.001)。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外路显微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环状RNA(circRNA)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分子,呈闭合环状结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稳定性,在多种疾病中具有调节作用。circRNA可参与调控视网膜炎症、细胞凋亡、血管生成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在眼部发育及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CircRNA的改变可能早于眼底改变,因此在组织、唾液、血液和外泌体中检测到的circRNA有望作为视网膜疾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的诊断及预后判定的生物标志物。对circRNA表达的干预可显著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调控血管通透性,有望作为一种基因治疗手段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国际眼科纵览,2020, 45: 455-458)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制星形胶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表达对减轻谷氨酸兴奋性毒性进而发挥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慢病毒介导MAPK14干扰载体由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星形胶质细胞从出生48 h的SD大鼠获取,通过慢病毒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1)未转染组,为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加入杜氏培养液(DMEM)进行培养;(2)阴性对照组,转染MAPK14空载干扰载体;(3)慢病毒转染组,转染MAPK14干扰载体。转染72 h后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培养48 h,随后构建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环境作用2 h。检测指标包括:慢病毒载体转染星形胶质细胞最佳转染指数(MOI);rPCR检测转染72 h后MAPK14和谷氨酸转运蛋白1(GLT-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转染72 h后MAPK14及GLT-1蛋白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环境作用2 h后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神经元死亡率。结果(1)慢病毒转染星形胶质细胞最佳MOI值为30,转染后的星形胶质细胞生长良好。(2)转染72 h后,与未转染组(0.013 1±0.001 1)和阴性对照组(0.013 9±0.001 0)比较,慢病毒转染组MAPK14 mRNA表达水平(0.005 7±0.000 6)显著下降(P<0.01);与未转染组(0.008 7±0.000 3)和阴性对照组(0.008 9±0.001 1)比较,慢病毒转染组GLT-1 mRNA表达水平(0.009 1±0.001 2)未见明显变化(P>0.05)。(3)转染72 h后,与未转染组(0.61±0.05)和阴性对照组(0.63±0.01)比较,慢病毒转染组MAPK14蛋白表达水平(0.29±0.04)显著下降(P<0.01);与未转染组(0.20±0.03)和阴性对照组(0.23±0.09)比较,慢病毒转染组GLT-1蛋白表达水平(0.73±0.06)显著上升(P<0.01)。(4)谷氨酸兴奋毒性作用2 h后,慢病毒转染组LDH水平[(109.67±2.40)U/L]较未转染组[(141.52±3.88)U/L]和阴性对照组[(141.29±3.61)U/L]显著降低(P<0.01),慢病毒转染组神经元死亡率[(38.72±0.26)%]较未转染组[(52.94±1.36)%]和阴性对照组[(54.30±1.23)%]显著降低(P<0.01)。结论慢病毒介导MAPK14干扰载体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后能上调GLT-1表达水平、促进谷氨酸重摄取,从而减轻神经元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可为进一步利用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调节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神经元损伤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简介: 视网膜脱离是重要的致盲眼病.光感受器外节从脉络膜接受氧气和营养,如果视网膜从脉络膜脱开,光感受器就会凋亡.中心凹没有视网膜血管,完全依赖于脉络膜途径,因此黄斑区的脱离会造成后极部视锥和视杆细胞不可逆的损害,从而致盲.如果黄斑区未受累及,及时的视网膜复位可能使视力得以保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视网膜无灌注区(NP)分布特征及其随DR进展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DR患者118例17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4例93只眼,女性54例82只眼;平均年龄(56.61± 8.99)岁。非增生型DR (NPDR)95只眼,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25、47、23只眼;增生型DR (PDR)80只眼。并据此分组。采用英国Optos 200Tx成像系统行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利用Image J软件将眼底图像分为后极部、中周部、远周部并计算各区域内缺血指数(ISI)。比较不同DR分期组视网膜不同及相同区域ISI差异。不同DR分期组各区域ISI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PDR组患眼后极部ISI显著大于远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1、3.540、6.614,P=0.000、0.002、0.000)。重度NPDR组、PDR组患眼中周部ISI显著大于远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7、3.429,P=0.015、0.004)。中度NPDR组患眼中周部、远周部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7,P=0.057)。中度NPDR组、PDR组患眼后极部ISI显著大于中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5、3.184,P=0.000、0.009)。重度NPDR组患眼后极部、中周部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4,P=1.000)。与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比较,PDR组患眼全视网膜、后极部、中周部、远周部ISI均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4、-6.349、-6.999、-5.869、-6.695、-6.723、-3.459、-4.098,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0.000)。结论不同DR分期患眼NP主要分布于后极部与中周部;DR严重程度越高,后极部和中周部NP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的RRD患者27例2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36.0±11.8)岁。包括复发性视网膜脱离4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依据经单次玻璃体内注气后视网膜是否成功复位将患者分为单次手术组、二次手术组。患眼均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玻璃体腔注射0.3~0.5 ml C3F8,手术后次日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手术后随访时间(15.0±6.0)个月。观察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BCVA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nn-Whiteney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单次手术组、二次手术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裂孔数量以及手术前后的BCVA差异。结果末次随访时,27只眼中,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0只眼(74.1%,20/27);二次手术视网膜复位7只眼(25.9%,7/27)。7只眼中,手术后裂孔未闭合、裂孔重新开放视网膜脱离复发、新发裂孔视网膜脱离复发分别为1、4、2只眼;再次行巩膜扣带手术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均复位。BCVA稳定、提高分别为14、13只眼。与单次手术组比较,二次手术组患眼视网膜脱离范围更广、手术前BCVA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42、-2.233,P<0.05)。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5只眼;无感染性眼内炎、眼内出血、晶状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手术治疗RRD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AIR)是一类免疫介导的视网膜病变,通常会造成视力严重丧失及视野缺损。AIR主要包括副肿瘤综合征及非副肿瘤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存在外周循环抗视网膜抗体(ARAs)。外周循环ARAs分别通过抗肿瘤反应、抗微生物反应以及视网膜受损伤后产生的自身抗原碎片诱导的免疫反应而产生,主要攻击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ARAs对于AIR的诊断、进展及治疗效果评估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ARAs经常出现在癌症诊断之前,有利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本文就ARAs的产生机制、在AIR中的病理作用及在临床中的意义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