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在当今公共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资讯收集、应用灵活、教学效果和经济因素等方面.本文认为,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公共美术教育将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多媒体教学时代 时代美术教育
  • 简介:心灵美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彰显。作为一种永恒价值,它已不再仅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衡量标准的传统心灵美,它更是一种生命的情怀,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是一种饱含情感的人性美。在我们物质生活愈加富足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反观自己,反省自己,反思人性,而不应在物欲中迷失自己,迷失本心,要让心灵之美引导我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 标签: 心灵美 生命 自由 反思 自我价值
  • 简介:如今,雕塑被人们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艺术作品不仅仅满足于视网膜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重建文化精神、智慧和思维方式。雕塑是思想的表达。而非雕塑形式的变换。从哲学的角度看,如果我们总是不停地复制那些唯美的、叙事性的雕塑作品,而不能给观者带来思考,那就真的成了视网膜艺术了。

  • 标签: 雕塑作品 哲学 艺术作品 文化精神 思维方式 视网膜
  • 简介:海德格尔反对传统艺术哲学通过形而上学来把握艺术,认为艺术哲学应迈入“思”的视域,通过“思”来重新为艺术奠基。通过对海德格尔艺术哲学核心概念——真理、世界、大地、美、诗的剖析能够更好地认识其艺术哲学思想。海德格尔的真我观是以脱离“孤独”,超越“沉沦”,先行到死为其特征的。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对“存在”的本体论的追问,对艺术的形而上沉思以及其对诗与思、语言的人本学的阐释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 标签: 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 哲学思想 “存在” “思”
  • 简介:刘清平,男,1956年生。197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政治历史系,1981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1981年至2003年在武汉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系工作,2000年晋升教授,2001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先后任美学教研室主任、美学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至200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工作,任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学研究所所长。

  • 标签: 美学研究 哲学系 刘清平 武汉大学 博士生导师 2001年
  • 简介:加缪以“荒诞”为出发点,在形象的文学作品和抽象的理论两个维度上描绘了一个充满荒诞和欺骗的世界,并提出了以“反抗”为中心、内涵丰富的生存哲学.加缪一直坚守着他的“人间信仰”,去实践他的生之热爱.即拒绝考虑永生,坦然接受生命的有限性并最大限度地热爱和享受它;拒绝考虑彼岸世界,坦然接受并喜欢我们真实感知到的这个世界.这是建立在对生命、对人的理解同情之上的坚定的人道主义信念.对于萨特而言,他人即地狱;而对于加缪,他人则可能是天堂.他让我们相信,人类的生命存在必须依靠正向价值的支撑,才能够不断找回一种承载生命的勇气,为突破困难、迷茫奋力前进增添正能量.

  • 标签: 欺骗 荒诞 反抗 生存哲学
  • 简介: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时间并不如哲学长,但在哲学初始之际,人们的审美意识就已然存在并随着哲学的进步而进步。儒家、道家与古希腊的哲学流派虽然分属于东西方,在思想的表现形式上有不同之处,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许多相同之处,比如儒家力求通过“仁”来达到和谐,道家追求的是通过“道”的感悟达到超脱尘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毕达哥拉斯则通过“数”来实现和谐,柏拉图则是以形式求得真善美的统一。可见,中西方的美学虽然发展步伐不一,但在人类迈入文明之初,哲学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共通的,可以为现代美学所用,以使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 标签: 哲学 美学思想 中西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