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 要 】 目的: 讨论护理人员对精神疾病患者行为的约束相关研究。 方法 : 对照组选择 40 例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期间精神科的护理人员,没有进行保护性约束相关研究。实验组中选择 40 例在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期间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实行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研究。 结果 : 两组的 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的约束行为得分,调差表评分,护理规范评分,身体约束原则性知识评分,环境特性评分,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相比, 差异较大( P<0.05 )。 结论 : 在精神病科的护理人员中实行保护性约束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好对精神疾病的患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自残等情况,提高医生的满意率,提高 护理规范评分,身体约束原则性知识评分,环境特性评分。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窒息患儿中应用袋鼠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1年1月份至2022年5月进入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共计100例患儿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对观察组患儿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侧重对比2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摄奶量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改善情况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心率、呼吸频率、摄奶量护理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摄奶量均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行为评分护理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疼痛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均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NICU窒息患儿应用袋鼠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利于改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摄奶量,而且可改善患儿神经行为,获得了患儿家长的满意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合作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可以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儿童的诊疗合作性,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1-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科护理中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童牙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儿,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5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5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合作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年龄的不同,使用心理诱导联合行为诱导法,可以缓解儿童的恐惧心理,提高儿童的诊疗合作性,值得临床应用和广泛推广[1-2]。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11月收治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对策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cr指标、BUN指标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cr指标、BUN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保证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及其对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将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市内的3-6岁学龄前儿童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与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了解其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结果:问卷分数与父母养育观念有关(P0.05)。儿童睡眠问题与心理行为因素,尤其是情绪行为问题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