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皮下移植术治疗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46例患者均接受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皮下移植术治疗,对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治疗效果。结果46例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钙、血磷、钙磷以及血全段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例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显效20例(43.48%),有效22例(47.83%),无效4例(8.7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结论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皮下移植术治疗慢性肾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0.5IU/L的患者(140)例为研究组,随机分为两组(A组添加r-hLH组;B组不添加r-hLH组),A组(85例)启动促性腺激素(Gn)的同时添加r-hLH,B组(55例)单用促性腺激素(Gn)不添加r-hLH;另选择同期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LH≥0.5IU/L且未给予r-hLH补充治疗的患者为C组(C组165例)。比较3组患者的Gn用量及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及LH水平、获卵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等。结果Gn总量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Gn天数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05);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E2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稍低于C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LH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略低于C组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厚度比较C组>A组>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A组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的比较A组与C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组间各种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后LH过度抑制的患者,补充r-hLH可以获得较高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改善临床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滤过泡及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0.48%;对照组成功率为76.1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过泡形成率为85.74%;对照组滤过泡形成率为6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眼压(15.3±1.2)mmHg;对照组眼压(20.1±1.5)mmHg;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背景:目前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bonemarrow-derived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BM-EPCs)或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hepatocytestemcells,BDHSCs)移植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较多见,但二者联合移植治疗肝纤维化的报道却罕见。因此设想将具有血管形成作用的BM-EPCs和具有肝细胞再生作用的BDHSCs联合移植,可发挥双重抗纤维化作用。目的:探讨BM-EPCs和BDHSCs联合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逆转作用。方法:利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6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体外诱导培养获得肝纤维化大鼠来源的BM-EPCs,通过磁珠分选获得肝纤维化大鼠来源的BDHSCs。将两种细胞经尾静脉、门静脉分支输注移植到肝纤维化大鼠体内,观察其对肝纤维化程度和肝脏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与结论:①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单纯BDHSCs或BM-EPCs移植,以及两者联合移植均能抑制胶原纤维的形成。但肝纤维化分期评分结果显示,仅BM-EPCs/BDHSCs联合移植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BM-EPCs/BDHSCs联合移植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5项指标水平显著改善(P<0.05),与正常组水平相当;③结果表明,来源于肝纤维化大鼠的BM-EPCs/BDHSCs联合移植治疗肝纤维化有显著疗效,优于单一类型细胞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不同的移植物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预处理方案相同,对照组应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观察组在应用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比较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以及植入失败发生率。结果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显著较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植入失败发生率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植入失败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应用骨髓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疗效显著,不仅具有较快的中性粒细胞植活速度,而且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和植入失败均较低。
简介: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移植术后再发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九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例TIPS治疗肝移植术后再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TIPS:穿刺插管进行造影检查、测量门静脉压力并栓塞曲张静脉。应用直径7mm或8mm的球囊导管扩张预分流通道,植入直径7、8、10mm的覆膜支架或裸支架,建立分流通道;再次进行门静脉造影检查及测量门静脉压力。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方式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临床症状。术后1、3、6、12个月常规行肝血管超声检查明确分流道通畅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采用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5例患者顺利完成TIPS,无严重合并症及死亡病例发生。支架植入情况:15例患者中,植入裸支架、覆膜支架和裸支架+覆膜支架建立分流通道的患者分别为4、8、3例。15例患者中,建立直径7、8、10mm的分流道患者例数分别为4、8、3例。(2)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15例患者门静脉压力由分流前(34±8)mmHg(1mmHg=0.133kPa)降至分流后(21±7)mmHg,分流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5);门静脉压力梯度由分流前的(26±9)mmHg降至分流后(12±5)mmHg,分流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0~6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8个月。主要临床症状:1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3例发生消化道再出血,均为分流道再狭窄或闭塞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手术后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收治于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的肾移植患者5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44例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研究研究对象,选用SYSMEXXN-9000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IRF、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观察其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和胱抑素C(Cys-C)的变化情况并作出评价。结果肾移植后,观察组患者IRF、Ret%明显升高,BUN、Cr和Cys-C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RF在肾移植手术后作为贫血改善情况的敏感指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翼状胬肉患者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4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2例(60%)、有效6例(30%)、无效2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7例(35%)、有效7例(35%)、无效6例(30%)、总有效率为7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半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比较硼酸盐生物玻璃和自体髂骨移植对新西兰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取38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干15mm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15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植入自体髂骨和硼酸盐生物玻璃(borateglass,BG)。术后4、8和12周行X线检查,观察材料的降解和新生骨生成情况。术后6周和9周分别腹腔注射茜素红和钙黄绿素。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和Micro-CT检查。结果影像学和组织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新骨生成明显优于空白组,12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新骨完全修复缺损;实验组材料降解与新骨生成协调进行;术后12周缺损处组织学切片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缺损处有大量的新生骨组织。结论硼酸盐生物玻璃可完全修复兔桡骨干大段骨缺损,其修复效果与自体髂骨移植接近,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