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报纸广告应如何在吸引力和独特性方面有效形成报纸广告的品牌效应,真正发挥广告品牌化经营的影响力,是报纸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目前企业投放广告呈现新趋势,广告与终端推广并重、利用媒体呈现多元化态势、寻求媒体差异化策略是其主要特点。为此,实现报纸广告品牌化经营的创新,加强品牌化策划是我们在报业广告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本文从加强有效的广告品牌化策划、加强报网互动促进报业广告品牌化创新、打造品牌化的行业经典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在受众接受信息方式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发挥报纸在市场拓展方面的能动作用,以报纸独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结合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和精准性等特点,打造以报网互动为基础的广告经营,努力实现广告主、消费者和报纸的三方共赢,促进报纸广告品牌化稳步发展。
简介:本文以文献分析和口述史访谈为研究方法,以文化研究理论为分析工具,旨在探讨20世G80年代的中国媒体如何将电视呈现为富裕的现代生活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以及在谁拥有电视这一问题上媒体所赋予电视的理想化涵义。具体而言,本文分析其他媒介形态,主要是印刷媒介,如何让电视传播一种与人们的经济和政治现实相去较远的“新”文化价值——迈入现代化和变得富裕。实际上,电视所象征的内容源自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电视在本质上类似于其它现代技术产品,因为它对中国人的现代化未来作出了同其它现代技术产品一样的承诺。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激发了中国人拥有电视,然后通过他们观看的节目为其提供现代化的信息。尽管拥有电视不能证明人们生活富裕或现代化,但是它为人们学习或模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条路径。这种学习或模仿会自觉和不自觉地发生,并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一道,在多个维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电视的普及首先由政府政策发起,电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复杂而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展示了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大环境如何使电视观看活动成为可能,电视如何与人的能动性相互作用,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如何成为由西方技术和文化塑造的现代化的合法部分。
简介: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广电总局前身)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宣布从1995年1月1日起,全国各制片单位可直接将生产的影片发行到任何一级发行机构,乃至电影院。此举旨在打破通过省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逐级向下发行影片的既定模式。连同1993年一月发布的《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即“广电字3号文件”),决定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不再对国产影片统购包销,各制片厂可以直接同地方发行放映公司进行出售地区发行权、单片承包、票房分成、代理发行等多种形式的交易。中国内地电影体制改革由此迈出了重要一步,各电影制片厂亦开始着手内部机制的改革。电影的生产方式也不再由国家单独投资,而准许企业投资甚至与港资和外资联合投资。1994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