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塞运用应用欣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86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3月,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支架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欣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11.62%,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实施欣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的挽救患者的濒死心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欣维宁 药物支架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酸钾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的1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共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莫西林-克拉酸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皮肤、肠胃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肉和泌尿系统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为观察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患者接受阿莫西林-克拉酸钾治疗的安全性比阿莫西林高,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不良反应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护理对肢骨折患者降低术后疼痛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3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及观察组38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护理疗法。结果38例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35例对照组(P<0.05)。结论在肢骨折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对于缓解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有突出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综合护理干预 疼痛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黄水蜜冷敷辅助治疗丹毒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随机接收了76例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各38例。在对患者治疗丹毒的过程中,以常规抗炎治疗和中医护理为基础,进而利用硼酸溶液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湿敷患处的方式辅助治疗,对观察组利用黄水蜜进行冷敷患处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进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NRS得分等级比较方面,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84.21%,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炎药物静滴治疗和中医护理基础上,通过对患者进行黄水蜜冷敷辅助治疗丹毒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治愈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四黄水蜜 冷敷 丹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关节假体置换选择在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4例,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平均随机每组52例,观察组实施关节假体置换手术,常规组实施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常规组的78.8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低于常规组的11.5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观察组关节疼痛程度得分明顯低于常规组,疼痛缓解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骨折患者采用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效果确切,是较为理想的关节成形术,能保留关节的功能,还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关节假体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在孕早期对胎儿肢畸形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间我院中收入的48例确诊为胎儿畸形的孕妇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孕妇均超声诊断,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统计畸形检出率。结果所有胎儿的畸形检出率为42(87.50%),其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超声进行诊断畸形的筛查中,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因素对检查结果造成的干扰,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结果,可作为胎儿畸形状况的主要指标对胎儿的状况进行判断,能够有效提高诊出率,提高诊断效果。

  • 标签: 四肢畸形 孕早期诊断 超声诊断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科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肢骨折患者100名,按患者来到科室就诊的次序,将随机选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实施简单的基础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心理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肢骨折患者的疼痛评分(50.36±2.78)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肢骨折患者的疼痛评分(62.78±2.77),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4.32±2.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6.42±2.53),两组数据均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我院接受治疗的肢骨折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疏导了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四肢骨折患者 疼痛影响
  • 简介:医学检验专业是现代实验室技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等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4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教学应该结合自身特点,以适合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 标签: 4年制 医学检验专业 自身特点 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肢骨折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锁定加压钢板组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肢骨折手术干预效果;手术时间、出血和术后康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锁定加压钢板组肢骨折手术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锁定加压钢板组手术时间、出血和术后康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锁定加压钢板组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锁定加压钢板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钢板疗效肯定,可有效治愈骨折,稳定病情,减少出血,减轻创伤和更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四肢骨折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从2014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肝硬化疑似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均进行上消化道内镜和多层螺旋CT检查,筛查出42例食管静脉曲张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相关信息。结果在多层螺旋CT检查中,有过出血史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EV)最大直径、胃左静脉(LGV)直径明显大于无出血史的患者;另外,根据食管静脉曲张分级,有过出血者中Ⅲ级的人数多于无出血史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检测食管静脉曲张最大直径、胃左静脉直径,以及食管静脉曲张分级,能够更好的评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

  • 标签: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诊断中应用CT与MRI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HIE患儿45例,均应用CT与MRI检查,对比分析两者病变检出率。结果CT检查中病变总检出率为66.7%,明显低于MRI检查的88.9%,差异显著(P<0.05),CT总体检出脑水肿83.3%(15/18),脑室出血62.5%(5/8),矢状旁区损伤71.4%(5/7),蛛网膜下腔出血33.3%(1/3),基底节区出血44.4%(4/9);MRI总体检出脑水肿100.0%(18/18),脑室出血87.5%(7/8),矢状旁区损伤85.7%(6/7),蛛网膜下腔出血66.7%(2/3),基底节区出血77.8%(7/9)。结论对新生儿HIE实施MRI检查的检出率比CT检查高,对相关病变部位敏感性高,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CT MRI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且接受治疗的原发性弥漫结节性肝癌患者26例和18例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整理发现,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CT表现主要特点如下平扫或增强扫描时,肝脏各叶体积比例均明显异常,不成比例;平扫时,肝脏各叶呈现等密度或弥漫性低密度小结节,且边界模糊;增强扫描时,发现肝脏各部位病灶未出现明显强化或呈环状强化;对于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平扫时,肝脏各叶呈多发混杂密度结节影,且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边缘均出现明显的环状强化,但最外层显示为低密度,并无明显强化,“牛眼征”和“门静脉瘤栓”患者依次为14例和2例。结论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患者和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患者CT表现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和特异性,通过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测结果,有利于病症的鉴别和确诊。

  • 标签: 原发性弥漫结节型肝癌 多发结节型转移性肝癌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58例患者术前均分别实施头颅CT、MRI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分析两种方法诊断准确性。结果MRI对发病时间<24h、24-72h检出率高于CT,且整体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MRI应用价值较CT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多发性脑梗死 诊断 MRI CT
  • 简介:目的:评估18F-FDGPET/CT在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的18F-FDGPET/CT检查资料,并与其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36例患者中,经18F-FDGPET/CT发现原发灶者共85例,其中7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6例证实为假阳性。51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未找到原发灶,其中3例在随访中证实为假阴性,其余48例在随后的随访中仍未发现原发灶。利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4%。有79例患者找到了原发病灶,检出率为58.1%(79/136)。结论:应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的原发灶有一定临床价值,对制定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骨转移瘤 原发灶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取我院9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8日直至2016年2月11日,并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CT诊断),观察组(46例患者实施MRI诊断),将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检出率86.96%(其中椎间盘游离患者有10例、椎间盘脱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膨出患者有10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有10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MRI与CT诊断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价值向比较,MRI诊断具有多种优势,能显著提高椎间盘游离、椎间盘脱出、椎间盘影出、椎间盘真空现象检出率,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MRI CT诊断 准确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与CT检查在腰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2例(间盘共147个)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其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CT检查结果并分析,然后评价腰间盘突出症的核磁共振诊断与CT诊断。结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MR诊断结果与CT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椎间盘突出病变程度方面MR明显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怀疑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首选CT检查,需手术治疗或者需要判断间盘脱出程度的患者应进一步行MR检查。

  • 标签: 核磁共振 CT检查 腰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共计30例,2013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阶段,先后予以单一的CT诊断、单一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将不同的诊断方式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以此评价CT和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结果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均相对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中予以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能够大大提高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特异度、敏感性,具有十分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 标签: CT 核磁共振成像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与MRI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螺旋CT与MRI诊断,对比其两组疾病分级准确率、骶髂关节骨质异常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疾病分级准确率中Ⅰ级检出率30.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骶髂关节骨质异常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MRI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疾病分级准确率,利于临床治疗,值得研究。

  • 标签: 螺旋CT MRI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CT与MRI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FLLDH)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FL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MRI两种检查方法为患者进行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CT对FLLDH的诊断率与MRI对FLLDH的诊断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均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和手术入路方式合理选择影像学诊断方式。

  • 标签: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中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心理安慰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所接收的188例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按照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各组患者分别为94例。单一组仅采取常规护理的模式,综合组则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心理安慰护理的模式,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综合组的检查满意度、重复检查率、检查合格率以及检查配合度。结果综合组的检查满意度88例(93.62%)显著高于单一组70例(74.47%),综合组的重复检查率、检查合格率以及检查配合度均显著优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中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心理安慰的护理模式,能够在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的基础上,提高检查合格率。

  • 标签: 精细化护理干预 心理安慰 肿瘤患者 PET-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