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阐明黄连素即盐酸小檗碱(berberinehydrochloride,BBR)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连素对CYP3A4和P-糖蛋白(P-g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BR(1~100μg/mL)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在BBR对HepG2细胞毒性较小的浓度范围进行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BBR组、诱导剂利福平(Rif)组以及不同浓度BBR和Rif共同给药组,与对数期HepG2细胞孵育48h后,提取细胞RNA和总蛋白,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HepG2细胞中CYP3A4、MDR1、孕烷X受体(pregnaneXreceptor,PXR)、视黄醛X受体(retinoidXreceptor,RXR)在mRNA水平的表达和CYP3A4、P-gp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BBR在1~40μg/mL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毒性小,细胞活力大于80%,超过40μg/mL时对细胞毒性大,细胞存活率低。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1、0.5和2μg/mLBBR对HepG2细胞CYP3A4和P-gp蛋白的表达有诱导作用(P〈0.05),但10、40μg/mLBBR对HepG2细胞CYP3A4和P-gp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Q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20和40μg/mLBBR均对HepG2细胞PXR、CYP3A4、MDR1mRNA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10μg/mLBBR对RXRmRNA无显著性影响(P〉0.05),20、40μg/mLBBR对RXRmR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黄连素对CYP3A4和P-gp有双向作用,低剂量时诱导,高剂量时抑制,并且其作用很有可能通过PXR信号通路实现。
简介: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8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临床妇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防范措施分析。方法:从;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中随机选取98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来进行小组划分,其中实验组49位患者,对照组49位患者。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和相应的干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已经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组内容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实施相应干预护理的措施的实验组成员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目前的妇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干预性护理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同时也降低了或者出现各种意外的概率,提升了患者住院的安全性,是值得临床进行推荐的。
简介:[摘要 ]随着医患危机的不断加深,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医患关系目前状况,从医、患、医疗行为三方面分析医患危机因素,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我国近期医患矛盾不断升级,医患危机频发,给广大卫生行政人员、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和广大学者等敲响警钟。为什么医患现象频发?如何应对医患关系中的不良行为? 一、医患关系目前状况 医患危机,是指重大医疗事件之后,患方或患方聚众大闹医院事件,或者通过媒体过度渲染或炒作,损害医务人员名誉及生命健康权的事件。 [1]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不甚乐观,形形色色的不良医患事件屡见不鲜。首都医科大学 2007年做了一项医患关系的调查,对全国 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医患关系很好或较好的比例是 36.4%,一般的比例是 42.9%,不好或很不好的比例是 20.7%。 [2]医患危机已经成为一种高风险性、高扩散性、高关注性的国计民生理由,合理有效地缓解医患危机,改善医患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作用。 二、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从“医”的角度界定 1.医疗商业贿赂。商业贿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正当经济竞争现象。医疗商业贿赂主要发生在药品、设备采购等方面,医疗人员为了从中获得回扣、折扣、捐赠等不合理经济收入,购买昂贵药材、药品。 2.过度医疗。过度医疗就是不必要的医疗、多余的医疗,甚至不良后果和危害的医疗,是与医疗目的背道而驰的名义上“医疗”。与过度医疗有关的概念,还有过度检查和防御性治疗等。“走廊医生”事件就是过度医疗的典型案例,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患者进行诸多不必要的检查、治疗,甚至还是有害的治疗。 3.医疗资源不规范获得。医疗资源不规范获得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未经患者同意,泄露患者隐私,变卖患者器官等非法利益行为。 4.不规范收费。由于医院具有收取医疗费用的权利,医疗机构在向患者收取医疗费用之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物价政策,不按照医疗收费标准收费,没有依据收费,由此造成看病贵等理由。 (二)从“患”的角度界定 1.医疗“红包”现象。由于社会医疗资源匮乏,社会信任度不高等理由,医疗“红包”现象蔚然成风,甚至不送“红包”反而不正常。更有甚者,医务人员公然向患者索要“红包”,这势必给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被精神病”现象。“被精神病”现象是指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个人,为了某种特殊利益关系,给予与该目的相关的当事人精神压力,甚至送往精神病医院。患者自身因身体理由,已经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再“被精神病”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3.受传统文化影响。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普通百姓存在这一种身份卑微之感,没有众生平等的生命意识,在严重疾病的极端情况下,不仅 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相轻生的心理,甚至带有同归于尽的报复心理。 (三)从“医疗行为”角度界定 1.沟通交流不畅。医疗过程是一个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患者向医务人员反映体征,医务人员向患者传递治理措施。但由于知识层面的不对称,加大了医疗过程中互动交流的困难度,甚至出现医务人员厌烦、置之不理等极端现象。 2.管理措施不严。 医院 关系仅限于医生与患者,缺乏第三方监督管理 部门,由于医患关系特殊,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被动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三、医患关系应对措施 (一)加强医疗卫生体制革,建立 科学 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 政府加大 财政 投入,完善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充分考虑中低收入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转变城乡医疗服务资源不合理局面,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均等化、均衡化发展。此外,加大对医疗服务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医疗行为,抵制商业贿赂、过度医疗、医疗红包等恶性就医现象。 (二)完善医患纠纷法律法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医闹和非法行医时有发生,对于医疗理由要依法解决,加强法律对医患双方权利的维护,加强对“医闹”等扰乱医疗秩序行为的法律惩罚,加快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制定医患关系法律条例并严格执行。同时加强医德医风的制度化建设,以解决医患冲突,打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3] (三)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公正监管医疗行为 建立第三方医疗服务监管机制,避开医患之间特殊的关系而给患者带来不为人知的过度就医、医疗贿赂、不规范收费等现象发生。同时,加强 医院 内部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切实维护广大患者的知情权。 (四)加强医患沟通,解决医患矛盾 医生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医生应理解患者治病心切,患者也应体谅医生忙碌,理性看待治病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