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大肠癌手术前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变化,评估常规大肠癌手术对患者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术后使用肠道益生菌制剂治疗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将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实施大肠癌根治术;实验组:患者常规实施大肠癌根治术,并于手术后可以进食起开始补充肠道益生菌制剂。两组均于术前,术后第一次排便,排便后5天,术后1月,4次抽静脉血检测血清CRP及TNF-α的含量,同时留取粪便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粪便SIgA含量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二次粪便SIgA含量较术后第一次并未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术后1月粪便SIgA含量较术后第一、二次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愀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血清TNF-α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二次较术后第一次血清TNF-α含量有所降低(P〈0.05),术后第三次血清TNF-α含量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③两组患者血清CRP术后第一次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二次较第一次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三次较第二次也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④大肠癌患者手术后肠道粘膜免疫功能明显降低。②大肠癌患者术后粪便SIgA水平下降,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短期内对升高SIgA效果不明显,但长期应用可显著升高SIgA水平。③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显著升高,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后可显著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CBCT对腕关节骨折石膏外固定术后有何价值。方法 挑取 2019年 8月至 2020年 1月本院 30例腕关节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15例, 对照组: DR平片,观察组: CBCT,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 30例患者中发现骨折错位≤ 2mm10例,< 2mm5例,累及关节面 16例,游离碎骨片 13例,舟骨骨折 2例,观察组能够清晰显示腕关节骨折复位情况,以及关节面受累情况。结论 CBCT能够明确骨折,发现隐匿性骨折,减少平片漏诊情况,对腕关节骨折能够准确分型。同时,可避免骨折复位石膏外固定干扰,能够清晰显示骨折术后复位和愈合情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评价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椎管内肿瘤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挑选9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46例观察组和46例对照组,分别接受一般护理措施和早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实施后的生活质量状况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实施后的健康状态、心理情绪、社会能力以及角色功能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明显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椎管内肿瘤手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率,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恢复。
简介:目的:探讨孕产妇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发生原因,并根据相关因素分析寻找合适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1005例,其中325例患者有盆腔粘连(65例盆腔重度粘连),收集、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剖宫产年龄、手术次数、生殖道感染情况、手术切口方向、子宫切口位置、是否腹膜缝合、盆腔粘连情况及严重程度等,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入选患者年龄、患者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方向对患者是否发生盆腔粘连无影响,而患者剖宫产次数、剖宫产中腹膜的缝合情况、出现盆腔炎情况、子宫切口位置是孕产妇剖宫产后盆腔粘连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剖宫产导致盆腔重度粘连分析应尽量减少其剖宫产次数,注意术中腹膜的缝合,尽量子宫下段切口,做好术中的无菌操作,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