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易于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地区易流行的,常见于儿童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极强。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随着人口变动、病毒耐药性改变等因素,对于麻疹的控制与预防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本文旨在根据晋江市近年来麻疹流行性分析、结合我国麻疹现阶段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本市的麻疹控制与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阳市地区感染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的结核病耐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在南阳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的866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菌型鉴定后,用罗氏培养基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回顾性分析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86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结核耐药菌株共332例,耐药发生率总体为38.34%(332/866),耐多药(MDR-TB)率为11.55%(100/866)。结论南阳市传染病医院发现的耐药性结核较重,应及时发现并加以管理,尽早给予方案合理的抗结核治疗,以期改变本地区严峻的耐药结核病形势。
简介:目的评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对控制麻疹发病的效果,为加速控制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3月对梅州市8月龄至14岁儿童均实施麻疹疫苗强化接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强化免疫前后目标人群麻疹IgG抗体;并利用全市麻疹病例监测资料,对强化免疫前5年(2004—2008年)和2009年强化免疫后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9年梅州市8月龄至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8.36%(868396/882878),强化免疫后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上升至98.52%(1067/1083),预防麻疹显性感染的抗体滴度≥1∶800的比例上升至88.09%(954/1083),抗体几何均数从1605.72mIU/mL上升至5870.33mIU/mL,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年强化免疫后1年的全市平均发病率为0.06/10万,比强化免疫前5年(2004—2008年)的平均发病率(1.71/10万)明显下降;8月龄至14岁发病率为0.04/10万,比强化免疫前5年的(1.20/10万)明显下降;强化免疫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仅发生3例麻疹,且无暴发疫情。结论在保持较高常规免疫覆盖率的基础上,实施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对于迅速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减少易感人群的比例,控制麻疹的暴发或流行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市鼠、蚊、蝇、蟑螂种类、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粘捕法对鼠、蚊、蝇、蟑进行调查。结果2017年南京市鼠密度为0.175%,主要种类为鼩鼱和小家鼠;蚊密度为1.717只/(h·灯),主要蚊种为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蝇密度为5.53只/笼,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铜绿蝇和麻蝇;蟑螂密度为1.387只/张,蟑螂种类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鼠呈双峰型,峰值在3和11月,3月是最高峰,密度为40.3%;蚊、蝇、蟑密度呈单峰型,蚊密度在8月达到高峰,为5.365只/h;蝇密度在7月达到高峰,为16.250只/笼;蟑密度在7月达到高峰,为2.034只/张。结论2017年南京市蚊、蝇和蟑螂、鼠密度相比2016年均显著上升,需重视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病媒生物防治体系。
简介:目的了解佛山市居民对登革热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登革热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佛山市范围内拥有佛山市电信号码(固定电话、手机)、年龄在15~69岁且听力正常、能够正常沟通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电话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信息。结果共拨通电话5156个,有效应答2125个,有效应答率为41.21%。80.66%(1714/2125)的调查对象听说过登革热,不同年龄、不同居住时间、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登革热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714名知晓登革热的调查对象中,知道登革热主要症状者占75.96%(1302/1714)。对消除积水、烧蚊香、装防蚊纱窗或挂蚊帐、水生植物定期换水等防蚊灭蚊方法知晓的分别占52.28%(896/1714)、25.15%(431/1714)、17.74%(304/1714)、13.42%(230/1714)。假如感染登革热后首选大医院就诊的占77.42%(1327/1714),首选到社区医院就诊的占17.39%(298/1714)。半年内接触到有关登革热宣传知识的1215人,占70.89%,其获取途径主要为电视、海报或宣传栏、宣传折页,分别占接触到宣传知识总人数的47.24%(574/1215)、37.45%(455/1215)、28.97%(352/1215)。结论佛山市居民对登革热防控知识知晓率不高,且存在年龄、居住时间、文化程度的差异,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应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