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13年7月12日爆发的江西湖口反袁起义,打响了二次革命战争。革命党人李烈钧充当了反袁急先锋。但当李烈钧由上海回到湖口准备起兵之际,因江西要塞司令陈延训叛变投敌,北洋精锐第6师李纯部已在九江至沙河一线布防。这样,李烈钧所率领的讨袁军只能仓卒地投入战斗。旅长、左翼司令林虎首先发起攻击,于战斗失利后,旅长、右翼司令方声涛才率部进攻金鸡炮台。因此,李纯得以从容调集兵力,先后击败了讨袁军的左右两翼部队。其时,江西护军使、江西第1师师长欧阳武并不赞同起兵反袁,且加消极抵制,江西第2师师长刘世均更是动摇不定,脚踏双船,加以北洋军又策反一部分江西军队倒戈,这一切严重削弱了讨袁军的战斗力。不久,敌方援军第2师王占元部开抵江西,袁世凯任命的第1军军长段芝贵全权指挥陆军,在海军次长汤芗铭所率海军的配合下攻占了湖口。此后,讨袁军在李烈钧的指挥下,作有序的撤退。瑞昌、德安、南康等地相继陷敌。最后,李烈钧不得不于8月16日撤离,由省城南昌往长沙,辗转赴沪,再赴日本流亡于海外。湖口反袁起义宣告失败。
简介:军事与外交是国家力量运用的两个重要的手段,两者相互作用,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对军事与外交关系状态的静态考察结果,主要表现为军事与外交的平衡、军事与外交的重叠、军事对外交的僭越、外交对军事的折冲四种关系状态。军事与外交的互动则通过两种路径得以完成:一种是通过军事的外交,即通过军事的作用而促成的外交环节或任务的完成;另一种是通过外交的军事,即通过外交的作用而达成军事目标。军事、外交活动往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背景下运转,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可以通过对个体、国家和国际三个层面分别进行考察,获得军事与外交间作用与发展的解释与预测。
简介:基娅拉·拉法(ChiaraRuffa,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维和部队的所思所想:关于联合国中法国、加纳、意大利和韩国军队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探索性研究(WhatPeacekeepersThinkandDo:AnExploratoryStudyofFrench,Ghanaian,Italian,andSouthKoreanArmiesintheUnitedNationsInterimForceinLebanon,pp.199-225)萨宾·T·科策吉(SabineT.Koeszegi,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伊娃·泽德拉切(EvaZedlacher,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勒内·海德里布施(RenéHudribusch,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简介:艾伦·张(AlanCho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信息战?--信息作战的亚洲视角(InformationWarfare?:TheCaseforanAsianPerspectiveonInformationOperations,pp.599-624)林迪·海内肯(LindyHeinecken,南非斯特伦布什大学)公共安全任务外包对军事职业不可预见的后果(OutsourcingPublicSecurity:TheUnforeseenConsequencesfortheMilitaryProfession,pp.625-646)雷米·M.哈贾尔(RemiM.Hajjar,美国西点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