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保护粉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效果。方法:2023年3月-2023年10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禁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皮肤处理,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给予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保护粉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较快(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禁性皮炎患者进行水胶体敷料联合造口保护粉,可以促进患者的皮肤病有所改善,进而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所提升,并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韧性在自我护理能力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状况,分析心理韧性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评分分别为(50.44±2.11)分、(104.29±3.29)分、(34.50±2.09)分;经Pearson分析显示,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评分均呈正相关;且患者自我护理能与希望水平评分同样存在正相关性(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选择20例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20例非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统计两组信息资料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发病部位、自觉症状、疾病分期、浸润神经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居住地、疾病发生类型、病灶形态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的发病部位、自觉症状、疾病分期以及浸润神经和非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存在鲜明差异,基于两者差异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疾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中展开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下风险管控,对预防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的影响价值。方法:信息采集时间段控制在2023.2至2024.3期间,以我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76例纳入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38例,基于FMEA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认知度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认知度分值要比对照组数值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FMEA模式下的风险管控干预,可以提升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认知度,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
简介:目的:评价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9例,根据用药不同将其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60%,优于对照组为81.25%(P〈0.05);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损伤率、肌钙蛋白转阴率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其临床疗效较确切,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优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2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组55例,重症组47例,另选择同期门诊体检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行血浆NT-proBNP及NE检测,重症组患儿进入恢复期后复查。结果普通组患儿血浆NT-proBNP及NE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组患儿血浆NT-proBNP及NE较普通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重症HFMD患儿进入恢复期后血浆NT-proBNP、NE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浆NT-proBNP、NE水平可作为重症HFMD早期识别和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PDCA循环管理规范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0~3岁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出院病历为非干预组(200例);2015年1月~2016年8月0~3岁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出院病历为干预组(291例),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给予评价。结果非干预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67例,预防用药比例为33.50%(67/200);干预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7例,预防用药比例为2.41%(7/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时机的合理率、24h停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婴幼儿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明显降低,不仅促进该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对遏制细菌耐药、节省医疗费用和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在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重症HFMD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混悬液联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各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5d后观察组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后观察组血清CK、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为6.67%(2/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结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可抑制重症HFMD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其心肌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简介: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机体心肌酶、免疫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将184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另选择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心肌酶、炎症因子、免疫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86/9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43%(74/9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TnT、CK-MB、CK、TNF-α、IL-6、CRP、CD3~+、CD4~+、CD8~+、IgA、IgM、IgG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然而与健康组比较,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脾氨肽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患儿全身炎症反应,修复心肌损伤,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