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龄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开展萧式双C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开展专科运动训练+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专科运动训练+萧氏双C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BI)、神经功能(NIHSS、MMSE、MoCA)、睡眠质量(PSQI)、负性情绪(SAS、SDS)。结果对照组FMA评分(62.15±3.47)分,低于观察组(76.39±3.17)分,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较高(P<0.05);对照组BI评分(61.32±8.34)分,低于观察组(74.59±8.47)分,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较强(P<0.05);对照组NIHSS、MMSE、MoCA评分依次为(10.12±2.35)分、(21.62±3.19)分、(20.67±3.51)分,观察组依次为(5.32±1.22)分、(25.87±3.24)分、(24.95±3.47)分,观察组神经功能较优(均P<0.05);对照组PSQI总分为(10.15±1.73)分,观察组为(8.52±1.45)分,观察组睡眠质量佳(P<0.05);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57±4.35)分、(47.95±3.69)分,观察组依次为(40.29±4.63)分、(41.16±3.27)分,观察组负性情绪较低(均P<0.05)。结论萧氏双C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优势明显,对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情绪引导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选取我院行输尿管结石术的留置双J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秉承随机双盲原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1例。对照组采取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护理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结果的对比和分析发现,观察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心肌梗死情况、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度和护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现有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影响积极且重要。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急诊心梗护理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急诊科在2022年2月—2023年1月接收和诊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78例心梗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病患39例。研究中对照组心梗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则实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最终对于不同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分诊评估用时、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的缩短,说明急诊救治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率和总死亡率分别为10.26%和0%,远低于对照组的25.64%和2.56%,急诊救治的效果更好。两组患者急诊护理情况对比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急诊心梗护理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下,患者诊治效率显著提升,且并发症率大幅降低,没有出现死亡情况,应在急诊心梗护理中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的对象均是我院在2022年3-5月间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共计42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患者仍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接受预见性护理,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评价。结果:就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的42.86%,组间差异显著(P<0.05);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73%,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91.9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究预见性护理与普通护理效果的不同。方法:选择105例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部分患者的住院时间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之间。将所选择的105例急性心梗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的53例急性心梗患者通过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病症护理,实验组的52例急性心梗患者除了进行同样的普通护理之外,还加以预见性护理方式。在相同时间的护理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对比,包含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程度、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对护理舒适度的体验。结果:满意度上面实验组患者的数据分析更好,并且有更好的护理舒适度,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也对自身的病情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因此护理效果要比普通的护理方式更好。结论:针对患有急性心梗的患者而言,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体验,舒适度和满意度也更高,因此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选择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分组,43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及43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应用的效果展开具体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相比之下,明显更优,(P<0.05);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患者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最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梗护理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一年间,于急诊收治的心梗患者,随机选取92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对其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46例,以常规急诊护理流程为主,另外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2组患者急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各项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之下明显观察组更短,(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心梗患者的护理,临床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最佳,可缩短对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由此挽救患者的生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选择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分组,43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及43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应用的效果展开具体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相比之下,明显更优,(P<0.05);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患者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最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其早期康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为了提高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的护理效果,通过采取心理护理治疗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受护理治疗的100例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来到医院选择就医后,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以往的就医记录、治疗方案以及身体症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询问,与此同时排除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患有其他疾病的概率。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区分常规护理治疗方式与心理护理治疗方式,给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带来的护理治疗效果,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治疗一段时间后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情绪波动情况进行整理,从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就医期间负面情绪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后续通过所记录的数据信息可以分析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在对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心理护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