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急救不同评价方法对院急救患者临床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院急救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主要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体征进行急救诊断,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意识、血糖和心电图这八项评估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病史、体征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急救诊断。比较两组院急救时明确诊断的例数、院急救死亡和成功的例数,转运死亡和成功的例数以及急诊科抢救死亡和成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的明确诊断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13/25)(P<0.05);观察组的院急救成功率为84.00%(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00%(11/25)(P<0.05);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为95.23%(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11/11)(P<0.05);观察组的急诊科抢救成功率为95.00%(20/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7/9)(P<0.05)。结论通过将八项指标病情评估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明确诊断率、院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以及急诊科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评价方法 院前急救患者 临床诊治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 -2017年 1月期间呼救中心接收的 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 130例以及对照组患者 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院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呼救至救护车到达时间为 24.61±10.14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为 30.62±14.15min, P< 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 38.68±10.49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 46.72±12.49min, P< 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 9( 6.92%)、 5( 3.85%)较对照组患者 16( 12.31%)、 13( 10%)有明显的优势, 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院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9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院急救经验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院急救救治的96例严重创伤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院及时有效急救和安全转运86例(经现场处置后送至急诊科伤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院急救成功率90%(86/96);其中死亡10例,3例在到达现场已经死亡,1例在转运中颅脑损伤并发脑疝死亡,1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2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入院后死亡3例,共死亡10例,其余患者经院内治疗均治愈出院。出院3-6个月随访,情况良好。结论院急救是创伤急救开始,院急救人员必须准确伤情评估、捡伤,实施有效救治,合理及时转运,提高院急救创伤救治水平和抢救成功率,可减少创伤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创伤 院前急救 评估 捡伤分类 合理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急救医师接受针对性强的院适宜技术培训,对院医师诊治危重病人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经院急救进入医院ICU室的病人资料,分为培训2009年组和培训后2010年组。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系统病例诊治的符合率。结果2009年组共129例,诊治不符合率为17.1%。2010年组共140例,诊治不符合率为11.4%,除外非典型病例,不符合率为4.6%。就具体疾病而言,2010年组多发伤误诊率明显降低,呼吸衰竭误诊率有所降低,急性心衰、颅脑损伤误诊率明显升高,脑血管意外误诊率有所升高。结论针对性强的院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能提高院危重病人诊断和院抢救的正确性,对多发伤病人的诊治,培训效果最为突出。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培训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可能与本次培训重点的选择有关。

  • 标签: 适宜技术培训 院前危重病人 诊治 符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经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救治,针对治疗组采用院急救护理路径救治。结果常规组呼救后到在院接受救治时间为23.49±12.27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41.67±14.71min;治疗组呼救后到在院接受救治时间为17.61±6.14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30.71±12.56min;常规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74%,治疗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50%。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院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发生病情后至接受救治时的时间,降低死亡伤残率,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孕健康教育在免费孕优生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免费孕优生健康检查夫妇50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分为孕健康教育的观察组(25对)与常规健康干预的对照组(25对),观察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免费孕优生健康检查中应用孕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且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孕前健康教育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学龄小儿门诊注射采用心理护理并观察该种方式对患儿的情绪作用。方法:设置9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设置2021年3月--2022年2月为观察时间段,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一般组和心理组,一般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心理组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情绪稳定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一般组和心理组患儿情绪稳定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对照中,一般组患儿情绪稳定时间长于心理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心理组,(p

  • 标签: 学龄前小儿 门诊注射 心理护理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院急救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院急救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3~2022.3期间我院急诊科接收的5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来院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由家属送至急诊科,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为120接诊,应用院急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救治成功率和致残率。结果 救治成功率:研究组更高(P<0.05);致残率: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应用院急救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可促使救治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并可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救治成功率 致残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院急救中应用院急救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行院急救护理路径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院急救各环节所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残疾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院急救时间,降低患者残疾风险。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院急救管理与提高院急救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2022年间收治的200例院急救患者,取2021年为分界线,其中2020年-2021年间收治100例患者,采用常规院急救管理措施干预,取2021年-2022年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开展加强院急救管理措施干预,对开展加强院急救管理措施前后抢救成功率、救护车出车响应时间、中途时间、抢救工作介入时间等,并采用急救工作质量评分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A组抢救成功率高于B组(P<0.05)。A组救护车出车响应时间、中途时间、抢救工作介入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急救工作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加强院急救管理与提高院急救质量关系密切,能够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对患者健康及急救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建议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 院前急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院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均为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依据院急救护理模式分为常规组(50例,常规院急救护理干预)与路径组(50例,院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出诊准备时间、呼救至院抢救时间、呼救至专科治疗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急救总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组(84.00%)(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意识障碍评分,低或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院急救中为脑卒中患者行院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利于急救护理效率提升与效果改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疾病发作对身体功能的损伤,降低不良预后。

  • 标签: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优化院急诊护理流程对患者院延迟和预后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以2020年2月未实施优化院急诊护理流程期间收治45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月后实施优化院急诊护理流程期间收治45例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延迟时间和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院延迟时间(3.8±0.6)h显著短于对照组(5.7±1.1)h,且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率(40.0%)显著高于对照组(11.1%),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院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院延迟时间,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 院前延迟 预后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不典型泌尿结核的内窥镜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应用内窥镜诊断和治疗的不典型泌尿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分别通过输尿管镜检查、经输尿管镜留取肾盂尿做抗酸杆菌检查及病理活检进行诊断。31例输尿管不全梗阻者分别予输尿管梗阻段镜体扩张术、球囊扩张术或内切开术;13例输尿管闭锁,12例行患肾切除术,1例行输尿管镜直视下闭锁复通术+内切开术;2例膀胱挛缩,1例行透析治疗,1例行患肾切除术+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结果肾盂尿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PCR)及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0/36)和61.1%(22/36)。病理活检的阳性率为46.7%(7,15)。内窥镜治疗32例,术后随访1年,24例(75.0%)一次手术治愈,4例因狭窄复发再行输尿管镜和狭窄段内切开术,4例分别因狭窄反复复发或早期误诊导致无功能肾行患肾切除术。行患肾切除术14例,12例治愈,1例术后出现输尿管残端综合征,1例术后形成腰部皮肤瘘管。结论内窥镜技术有助于不典型泌尿结核的早期诊断。采用内窥镜治疗早期结核性输尿管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泌尿系结核 尿路梗阻 内窥镜
  • 简介: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胃肠病学会议期间,除对一些常规的消化道疾病进行了专题演讲和深入探讨外,还邀请了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学者,就胃癌细胞的起源、将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肝癌诱导分化治疗、干细胞与肝再生、干细胞生存和死亡生物特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与细胞凋广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为如何将干细胞与消化疾病研究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干细胞 胃肿瘤 肝肿瘤 肝再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急性髓白血病(AML)对化疗耐受性差,早期病死率高,化疗缓解率低。近几年,随着AML分子机制逐渐被阐明,一系列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获批上市,老年AML治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药时代下,老年AML的诊疗已经转变为分子检测指导的精准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仍然是高危或中危老年AML最有潜力治愈的方法,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allo-HSCT对老年AML患者是一种可行性选择。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老年人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髓白血病(AML)是一种罕见但有潜在危害性的疾病,具有较高病死率。其标准治疗方案数十年未变;然而,近期发现的与白血病发生和疾病进展相关的分子因素,促成了新疗法的出现。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致力于通过明确靶点、发现疾病或患者特异性危险因素,以及研发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和药物来寻找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综述重点关注AML诊断与疾病分类的重要更新,这些更新反映了对AML生物学、基因突变异质性、重要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以及包括细胞毒性化疗、新型靶向药物和细胞疗法在内的新型治疗方案的新认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