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静脉是危重症患者救治中重要措施。方法对自2010年以来5年中,急诊急救、血液透析、肿瘤化疗、重症患者建立输液通路等19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虽然静脉通路有多种但中央静脉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不可或缺。

  • 标签: 中央静脉置管 危重症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研究护理干预在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2019年8月进修医院中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3月~2019年8月进修医院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经过研究。总结出规范化护理措施,得出管理结果。结果若以P=0.05作为标准概率,则规范化管理中心静脉观察组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远远低于这一标准值,即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之后,新生儿中心静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预后得以改善,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 标签: 新生儿 中心静脉置管 规范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在直观下,操作较深静脉穿刺(CVC)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减轻了CVC穿刺的并发症。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弹性减退,血管壁硬度增加,若长期反复静脉穿刺,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对需要长期输液,特别是肿瘤化疗及静脉营养(TNP)的老年患者,PICC能为其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为治疗和抢救赢得时机。我院与2008年9月~2010年12月对100例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行PICC,大大降低了穿刺的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老年患者 护理 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对中心静脉常见并发症的原因、症状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原因 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心包引流治疗急性心包炎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2月~2010年5月,对我科收治的20例急性心包炎致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行心包引流。结果除1例因诊断不明确转院外(后来证实为心脏肉瘤),其余患者治疗满意,有效率100%,治愈率93%。未见创口感染、出血及严重导管阻塞等并发症。结论深静脉心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引流可控制且彻底、避免反复穿刺并可随时心包腔内注药等优点,特别适宜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使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心包引流 急性心包炎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研究护理干预在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以 2019年 3月~ 2019年 8月进修医院中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患者 36例作为对照组;以 2019年 3月~ 2019年 8月进修医院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患者 42例作为观察组;经过研究。总结出规范化护理措施,得出管理结果。结果 :若以 P= 0.05作为标准概率,则规范化管理中心静脉观察组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远远低于这一标准值,即 P< 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之后,新生儿中心静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预后得以改善,患儿生长发育良好。

  • 标签: 新生儿 中心静脉置管 规范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对降低ICU中心静脉感染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7月—12月对ICU行中心静脉的72例患者采取集束化干预(无菌操作屏障的最大化、皮肤消毒液的选择、无菌敷料的选择及更换频次、无菌敷料外每日皮肤的消毒、正确封、每日评估等)措施,并与2013年1月—6月未进行集束化干预的74例患者发生CR-BSI发生率进行比较,评价集束化干预方案预防CR-BSI的有效性。结果采取集束化干预前CR-BSI发生率为20.27%(15/74),干预后下降为11.11%(8/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8,P<0.05)。天数干预前(10±0.265)d下降至(6±1.425)d,天数明显缩短(υ=23.42,P<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缩短患者带时间。

  • 标签: CR-BSI 集束化干预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护理措施,以及预防血栓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PICC 血栓 预防措施 护理
  • 简介: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注射。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科对肿瘤病人用外周中心静脉(PICC)进行化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恶性肿瘤病人 化疗患者 床体 局部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比较浅析颅脑外伤治疗中腰大池引流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到 2019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主要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 52例 /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增加腰大池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变化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值、血脂变化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和血脂指标,且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腰大池置管引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静脉通路来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急诊重症患者的及时抢救。方法对60例急诊危重患者行中心静脉,并检测的临床效果。结果中心静脉导管可有效较少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该方法能够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输入,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急诊重症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例需经下肢静脉穿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5例采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的方法给药,对照组10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股静脉,以降低化疗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意义。

  • 标签: 下肢外周静脉 穿刺 股静脉 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下引导塞丁格技术PICC与传统盲穿PICC方法优劣的比较。方法将132例肺癌化疗患者按血管条件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血管条件相对较差的患者行B超下引导塞丁格技术PICC,对照组血管条件相对较好的患者68例采用传统盲穿方法进行PICC穿刺,对成功率和带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观察组超声引导下PICC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在导管异位、静脉炎、感染、血栓方面有差异。结论B超引导塞丁格技术PICC方法在临床应用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癌化疗 PICC置管 对比和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PICC关爱平台前后对癌症患者的影响,以确立其措施开展的必要性。方法于2012年6月—2012年10月对我院入选56名癌症患者在开展PICC关爱平台前后2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满意度调查在PICC关爱平台开展前后有显著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PICC关爱平台对癌症患者有着显著的影响,有其长期开展的必要性。

  • 标签: PICC关爱平台 癌症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发生 PICC并发症的原因,并制定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2月 -2019年 11月收治的 76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PICC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PICC并发症发生率 5.26%低于对照组 21.04%, 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 94.74%高于对照组 76.32%, 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使用并发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