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行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单纯性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患者286例(患肢),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实验组患者入院积极准备后即行手术,对照组患者抗炎抗凝7d后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皮下硬结、局部蚁走感、局部麻木、色素沉着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静脉炎,住院时间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且易于操作,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治疗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老年性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中医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老年性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炎症消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膝关节周径、膝关节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滑膜平均厚度。结果中医康复组患者老年性骨性关节炎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中医康复组炎症消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前两组膝关节周径、膝关节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滑膜平均厚度相近,P>0.05;中医康复组治疗后膝关节周径、膝关节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滑膜平均厚度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对治疗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消除炎症,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严重开放性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的效果。方法择选2013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开展治疗的严重开放性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VA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VAS评分分别为(43.9±4.7)分、(42.3±4.1)分、(4.1±2.3)分,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改善严重开放性颌面头颈复合型外伤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实验组则在次基础上,给予破窗理论学习,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安全事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不安全事件总发生率为15.00%,而对照组对应的不安全事件总发生率为37.50%。实验组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破窗理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安全事故的发生平频率,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0%,对照组为18.9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8.73%,对照组为75.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当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时间段内急诊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为相关对象,按照患者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常规组患者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监护,而综合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类型护理干预模式下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护理风险事件情况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例数较少,且其它主要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实验对象的具体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而言,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知信行(KAP)模式运用于提升护士安全注射中的护理实践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各科室临床护士进行研究分析,时间选取在2017年5月20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共计180名护士,依照“计算机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护士实行基本教育进行培训,研究组予以护士实施KAP模式进行安全注射教育干预,最后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后的安全注射知识、信念以及规范率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护士在安全注射知识、信念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护士在安全注射知识、信念以及规范率评分均比对照组护士评分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模式下对提升护士安全注射具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护理实践价值。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以我院重症医学科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15年1月起开始实施品管圈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措施后重症医学科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了显著提升(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较实施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这表明,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治疗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对于促进疾病的治疗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信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4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平台服务。比较两组出院后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再次住院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可以显著提高COPD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再次住院率,护理满意度显著的提高,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析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效果。方法选取6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均是本医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分别为33例和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凝治疗,而实验组基于此添加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参考组采用华法林和常规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抗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抗凝功能差不多(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抗凝功能指标均明显比参考组更优,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为9.09%和31.2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行达比加群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存在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和抗凝功能,减小患者脑栓塞以及脑卒中等概率,还能够减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