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古城墓地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境内岱海南岸.墓地面积3000平方米.2003年8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5座,除m2为一座土坑竖穴墓葬外,其余均为偏洞室墓.偏洞室墓平面呈长方形,在其北部下侧掏出一偏洞室,其底部略低于墓穴底部,在墓穴底部摆放动物.

  • 标签: 凉城县 古城墓地 内蒙古 洞室墓 乌兰察布市 抢救性发掘
  • 简介:这是一枚持花女神图西班牙柱银币。该银币正而图案是坐在卧榻上的西班牙女神,她头戴城堡形皇冠,背靠群山,手拿橄榄枝伸向前方,上书西班牙文国号“ESPANA”(西班牙),下书发行年款“1870”。

  • 标签: 西班牙 银币 女神 赏读 国号
  • 简介:有关萧梁时期钱币铸造问题,一直都不曾得以解决。上世纪四十年代南京通济门外出土的五铢叠陶钱范,虽然对萧梁时期铁钱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人们更关注的天监五铢、公式女钱形制与铸造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取得多大进展。1997年江苏镇江和1998年南京先后发现的钱遗址,出土的五铢叠陶钱范,为天监五铢、公式女钱的深入讨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标签: 上海博物馆 五铢 公式 钱范 1998年 1997年
  • 简介:三星堆遗址的金杖与金沙遗址的金,准确辨识,涉及到遗址的年代、性质、王权、神权、宗教与祭祀习俗等诸多重大问题。学术界已有多种考析,许多人对这些考析又感到疑惑。本文将作出新的辨析。

  • 标签: 三星堆遗址 新释 金沙遗址 祭祀习俗 学术界 考析
  • 简介:古城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南岸,墓地面积3000平方米。2003年8月发掘墓葬15座,墓葬形制流行偏洞室墓,仅M2为竖穴土坑墓。15座墓葬中,11座为正式发掘的,正式发掘的11座墓葬中皆或多或少的存有殉牲。

  • 标签: 小双古城墓地 殉牲与人种 殉牲与墓主人性别和年龄
  • 简介:沙俄国徽头鹰,是由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嫁接而来。其中有一段政治和宗教的联姻故事。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兵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阵前。拜占庭破灭。君士坦丁十一世之弟,带着两儿一女逃往罗马,罗马教皇将他们抚养成人。

  • 标签: 双头鹰 沙俄 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 拜占庭 土耳其
  • 简介: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洮河、大夏河、渭河、湟水等流域。齐家文化经济以固定的农业为主,兼有较发达的畜牧业。

  • 标签: 甘肃省 黄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 馆藏 齐家文化 早期文化
  • 简介: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在任辅仁大学校长期间,曾经倾注巨大的热情访求金石书画,收集了包括陶瓷、青铜器、玉石、书画、拓片、造像、甲骨、纺织品等在内的文物数万件,这批珍贵的文物成了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博馆收藏的主体。在陈垣先生收集的文物中,历代官窑瓷器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一件黄釉红彩龙万寿盘,是伪满洲国时期的“官窑”瓷器。

  • 标签: 官窑瓷器 伪满洲国 双龙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校长 历史学家
  • 简介: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河镇基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清理了一批年代为秦至两汉时期的墓葬。其中M3年代为西汉晚期,为一座积石积炭墓.出土了陶器、铜器、铅器、铁器和石器等遗物。

  • 标签: 浙川县 双河镇基地 积石积炭基 西汉晚期
  • 简介: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浙川县河镇两汉基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基葬72座,其中M51为一座甲字形土坑竖穴砖室墓,出土陶器、铜镜、五铢铜钱及铁剑等随葬器物103件,其中铜镜为纪年铭文镜,年代为东汉晚期。

  • 标签: 淅川县 双河镇基地 砖室基 东汉晚期
  • 简介:在以国内城为首都的时期,高句丽不断而有效地与外来侵略势力进行斗争,从而培养了国家的军事经济实力,同时进一步向西和向南扩大领域,也就完全恢复了古朝鲜的故地。以此为基础。高句丽便为统一三国而倾注了更多的力量。

  • 标签: 高句丽 平壤 首都 朝鲜 遗址 考古工作
  • 简介:众所周知,喀什钱局从咸丰年(确切的期不详)开始钱至光绪末年,铸造红钱屈指可数,除咸丰年钱稀少难见外(其中当十钱稍多),同治朝未钱,光绪年所红钱较为多见。但比起“库车、阿克苏”二局光绪年间所红钱,以及二局为其代的钱币来说,喀局钱又显得很稀少。这足以说明,喀什噶尔局在使用浇铸钱方面并不成熟,也就是说,由于受原料以及铸工技术、钱局规模所制约,喀局的钱规模并不大。

  • 标签: 喀什噶尔局 铸币 原因 制法 光绪年间 光绪末年
  • 简介:2006年11月,在登封市告成镇庙煤矿塌陷区搬迁安置小区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登封市文物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一批实物资料。

  • 标签: 河南 登封 宋墓 发掘简报
  • 简介:雅安汉墓出土的“兽搏斗”石雕及其他兽搏斗题材的遗存是当时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反映。现有证据证明这种题材直接来源于云南滇池地区滇文化的影响,而欧亚草原乃至中亚地区流行的同类题材对其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有利于“西南丝绸之路”某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作为墓中的棺座,墓主希望勇猛的有翼龙虎能辟除鬼魅,承载和保护其成功地升往仙境。

  • 标签: 汉代石刻 双兽搏斗 文化交流 升仙
  • 简介:象思维的发展是文字萌发的内在动力,文字的起源始于文的出现,经衍象孳形的过程,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墩刻画符号是七千多年前先民取象比类,刻画成文的珍贵记录。墩刻画符号未必记录语言,尚处于文的阶段,而不是字的阶段,其中蕴藏着汉字和易道思想共同的基因——象。由文到字的衍象孳形过程中,指事与象形皆遵从书的共法——象,指事象大类,象形象小类,指事先于象形,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观物取象,即象思维下类的认知,我们称为原象认知。是一种道性认知,中华道性文化即萌蘖于此。

  • 标签: 双墩刻画符号 中国文字起源内在机制 衍象孳彤
  • 简介:为了探索六安龙机床厂墓葬出土西汉黑陶的呈色机理,利用现代科技分析手段对黑陶的黑色物质进行物相分析、显微观察和成分分析。拉曼光谱结果显示黑色物质是无定形碳;SEM显示黑色物质均匀覆盖在胎体表面,其颗粒大小为3μm左右,属于炭黑颗粒;能谱分析显示碳元素分布较为均匀;红外光谱检测出黑色层中含有生漆成分。综合分析显示黑陶样品的呈色机理是:胎体表面被均匀地涂饰了一层由生漆和炭黑构成的黑色物质。该研究对探讨黑陶呈色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了解黑陶制作工艺的发展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 标签: 西汉黑陶 呈色机理 炭黑 生漆
  • 简介:  "三岔口"和"Y"形文化,是苏秉琦先生对中原与北方这南北两大文化区从史前到商周时期古文化发展及其间相互关系的形象比喻,也是苏先生在论述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到中国文化起源和文明起源的一个重点所在.……

  • 标签: 三岔口形 中华文化文明 先生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