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的关系,为辨证治疗思路及方法的运用提供量化标准。方法依据中医辨证标准、肝硬化诊断(1993年)要求,对入住我院的128例肝胆内科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应用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对各项参数及肝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探究中医辨证分型与肝硬化营养不良之间的内在关系及规律。结果从研究中发现各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肝气郁结组最轻;脾虚湿盛组、湿热内蕴组次之;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血瘀组最重。结论从肝硬化营养不良的评估,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提供量化依据,为改善病程、病情提供客观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简介:糖原贮积病(glycogenstoragedisease,GSD)为糖原代谢障碍导致糖原在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器官中贮积所致的一组遗传代谢性疾病,根据酶缺陷不同,至少可分为12型,以GSD1型最常见,GSD1早期可继发显著的高脂血症,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远期并发症,这些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能增加卒中风险。本文依据GSD1合并卒中的病例报告,探讨GSD1卒中发生的相关机制,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GSD1患者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卒中的高危人群;其二认为GSD1有显著高脂血症而卒中发病率小,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分别阐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连素在2型糖尿病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所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肠溶片,在此基础之上,观察组予以黄连素,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lc等指标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对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进展型脑血栓患者采用不同的用药治疗来探析低分子肝素对进展型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报告选取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进展型脑血栓患者80名。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分类的方法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片联合血栓通加盐水静脉输液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40名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人数为15,有治疗效果的患者人数为13,无治疗效果的患者人数为12,整体治疗有效率仅为62.5%,而观察组的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人数为23,有治疗效果的患者人数为16,无治疗效果的患者人数为1,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5%。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疗效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进展型脑血栓患者实施用药治疗时,应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治疗方法。因低分子肝素疗效好,能对神经功能起改善作用且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型引流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的X线平片、心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8”字型心是本病的特征性X线表现,并有肺血增多、心脏及右房室增大;心血管造影及MRI显示肺静脉不引流人左心房,汇成肺静脉总干引流人左上腔静脉—左无名静脉一上腔静脉,在心底部形成宽大的静脉环,并房间隔缺损、右房室腔及肺动脉增大。结论典型的X线平片表现结合临床,可确诊本病,心血管造影、MRI检查是术前确诊并详细了解本病具体畸形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重要手段,MRI可完全取代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要点,为临床护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来院治疗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共24例,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回顾性探讨和分析。结果临床过程中出现的发热、皮肤性症状等均经及时有效的护理,症状好转,并无感染等情况发生;24例患者经临床护理治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护理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良好,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通过优质的临床护理,能够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降低感染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护理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入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良好的入院护理和出院指导能够大大减少复发,减轻患者痛苦。
简介:目的探讨小R型枕在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将2013年1—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3例脑卒中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翻身及卧床时应用翻身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R型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误吸、咳痰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误吸、咳痰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将小R型枕应用于脑卒中卧床患者中,能减少误吸的发生,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的预防有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了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同时实验组患者胃痛退去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胃痛退去时间和住院时间。
简介:目的观察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5例确诊为T2DM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38例)和格列美脲组(37例).利拉鲁肽组给予利拉鲁肽1.8mg·d^-1皮下注射,格列美脲组给予格列美脲4mg·d^-1口服.2组均16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体质量、收缩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恶心、腹泻、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利拉鲁肽组较格列美脲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利拉鲁肽组的体质量减轻、收缩压降低与格列美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拉鲁肽组早期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明显高于格列美脲组(P〈0.05),格列美脲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利拉鲁肽组(16.2%比0.00%,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颈椎功能恢复时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主观疼痛感觉。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颈椎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VAS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较快的恢复患者颈椎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