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笔者于2002年和2003年,分别在《小氮肥》上发表了“科学应用自动阀门”和“再论科学应用自动阀门”。文章发表后在化肥行业产生了较大反响,经常接到一些单位来电讯问有关阀门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特别是近年内有许多新建和扩建造气工程的单位,为了提高企业今后的经济效益,他们对自动阀门设计选择存在许多疑问。笔者为他们进行技术咨询。特别是近年内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自动阀门又出现许多新问题。

  • 标签: 自动阀门 科学应用 技术咨询 化肥行业 造气工程 经济效益
  • 简介:中型氮肥厂大直径的炉子,在60年代用煤气三通阀淘汰了原来从美国引进的克立斯阀。该阀的特点是用阀板上下移动来改变煤气在阀体内的走向。但是经长期实践表明,该阀存在一定的缺陷。煤气三通阀1年要动作数10万余次,板阀上下移动时要撞击上下密封圈,久之密封圈的密封面在阀板撞击下形成凹槽,两密封圈在阀体内的间距增加,

  • 标签: 自动阀门 科学应用 中型氮肥厂 密封圈 三通阀 大直径
  • 简介:近年来小合成氨由于煤质量好坏和煤种杂乱缺乏选择的今日,煤的活性、燃点、灰熔点、灰的结渣性等物性的因素,导致型煤造气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影响生产,合成氨生产成本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针对造气所用煤产生的炉况问题,提出“科学应用二次上吹”。

  • 标签: 造气 二次上吹 煤质 生产
  • 简介:全面论述了自动阀门在设计,制造应用及维护等诸方面实际存在的利弊问题:自动阀门动作的快慢和泄漏量的大小,是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抓好自动阀门的技术改造和正确应用,是节能降耗的有力措施。

  • 标签: 技术改造 煤气炉 自动阀门 闸板阀 座板阀 安全挡板阀
  • 简介:化肥行业的原料革命一直是降低成本的热门话题,视原料路线为企业的生命线,在白煤块日益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现在,利用型煤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是每个化肥企业渴求的美好愿望,又是企业扭亏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全国范围内型煤使用成功者较少,能够产生良好经济效益者更少,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型煤技术的应用。

  • 标签: 气化型煤技术 气化炉 适应性 经济性 环保性 可靠性
  • 简介:兖矿峄化有限公司是原邹城氮肥厂进行股份制改革由兖矿集团控股而来,生产尿素为主的化肥企业。公司前身成立于1976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规模日益增大,现有总资产10.0598亿元,员工2600多人,各类技术人员500多人,目前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为年产合成氨270kt、尿素460kt、甲醇30kt。

  • 标签: 技术改造 科学管理 造气 生产能力 股份制改革 兖矿集团
  • 简介:简要叙述合理的循环时间和上、下吹加氮对提高制气效率的意义.

  • 标签: 循环 加氮 效果
  • 简介:3现代煤气化发电——中国间歇造气炉的发电工艺的可行性3.1中心合成氨厂的热能的综合利用历史状况之一——无可发电的吹风烟气生成合成氨厂的现代发展,在化工工艺方面的改革,大同小异,而热能的综合利用则是关键。这在中国小氮肥行业的发展历史中,也是如此,传统的厂里,热能来自锅炉、机械能大都利用电能转换而得。在有产生余热的地方,后来也设置了一些热回收设备,如废热锅炉,但所产生的蒸汽都是低参数的,只供加热或作工艺原料。中国间歇造气炉的煤气化系统,就是这样的状况开始的。当然曾有个别厂,

  • 标签: 煤气化发电 造气炉 中国 间歇 综合利用 合成氨厂
  • 简介:1中国间歇造气炉——常压移动床固定层空气间歇煤气化炉的新炉型诞生本文所说的“中国间歇造气炉”,是指有别于中国“中氮”企业曾使用的“美国UGI间歇造气炉”与“前苏联Ф3.6m吕型炉”的中国“小肥”企业所用的“Ф1.98m型及其系列扩径炉”。“中国间歇造气炉”的Ф1.98m型原型炉

  • 标签: 造气炉 煤气化发电 间歇 中国 煤气化炉 固定层
  • 简介:笔者于2002年、2003年、2005年,分别在《小氮肥》上发表了“科学应用自动阀门”、“再论科学应用自动阀门”、“三论科学应用自动阀门”。文章在各个年代发表后,在化肥行业产生较大的反响。经常接到许多企业来电咨询有关阀门应用中的技术问题。

  • 标签: 自动阀门 科学应用 煤气炉 原因分析 化肥行业 小氮肥
  • 简介:4试烧的实践——不自产甲醇的酵酸厂,用CO2制合成醋酸原料气原型炉的演实(1)试烧用的原料焦,即"921工程"投产后当地对口供给的铸造焦。其特低的挥发份含量,符合除CO外,H2+N2+缸+C:114+C02(V%)含量〈2%的要求,以及灰熔点高有利C02还原制CO和避免熔渣结块而破坏CO发生炉长周期稳定运转。

  • 标签: C02 造气炉 一氧化碳 甲醇 产能 开发
  • 简介:以1958年1月大连化工厂开始400t氨厂设计,3月上海化工研究院开始2000t氨配套8000t碳酸氢铵装置设计为标志,我国自己的间歇煤造气技术,至今已经历整整50年的发展。

  • 标签: 造气技术 中国特色 间歇 固定床 固定层 移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