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厘清当前我国农村在村人口的基本生活秩序。既有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视野下的相关主题研究问题视角突出,有将留守现象问题化、甚至道德化之嫌,忽略了留守议题背后丰富的家庭再生产实践和经济机会结构。基于鄂西D村的田野调查表明:中西部留守型村庄的出现,起点是打工经济,调节因子是家庭再生产目标导向下的家庭内部劳动力分工,留守生活只是其实践结果。这一留守局面,并非单纯由城乡二元制度决定,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因素,更是农民家庭以代际分工或夫妻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主流家计模式的策略选择,不宜过分放大极端个案中留守问题的悲情之处。中西部留守型村庄中,高龄老人群体日常照料需求、困难家庭民政救济需求、留守儿童高质量教育需求、小农家庭便利生产需求等多重属性公共品需求突出,亟待国家切实履行公共品供给主体责任,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及时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简介:田原史起先生所著《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以对农村精英的关注为主线,深入系统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中国村庄社会资本、经济发展水平与乡村治理的关系。所提问题重大,精辟之论叠出。其关于公、共、私,原子化、关系、团结,正式精英与非正式精英,发展与制约,中央、地方、农民等几对关系的讨论,对深化中国农村政治研究尤有启发,无疑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农村研究,益于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简介:“精英俘获”困境是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公共事务治理出现的突出问题。按照制度、关系、资源、身份四个分类标准,可以将“精英俘获”分为操作无章型俘获、关系网络型俘获、资源匹配型俘获、身份优待型俘获等四种类型。基于H省L县“组组通工程”的个案观察来看,“精英俘获”已经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公共事务治理出现公共利益受损公共性不足的肇因。自主型治理意在打破‘‘精英俘获”的限制,通过自上而下提高国家自主性和自下而上推动基层民主治理的有机结合,确保地方各层级权力运行体现公共性,该模式可以成为破解乡村振兴过程中公共事务“精英俘获”困境的可资尝试。
简介:云南民族地区的村党支部委会员、村民委员会干部(即村“两委”干部)是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者、带动者和促进者,村“两委”干部的素质能力影响和决定着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状况。对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大学生“村官”学员的调查访谈表明,一方面,云南民族地区的许多村“两委”干部,综合素质较高,工作经验丰富,实际工作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胜任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职责,引领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云南民族地区村“两委”干部的素质能力状况也参差不齐,一些村“两委”干部虽然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综合素质较差,领导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为此,必须针对当前云南民族地区村“两委”干部素质能力的实际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加以优化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