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上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典型"理论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它长期与政治同欢共舞,并不同程度地消解和歪曲了传统"形神"、"性格"等理论,故而随着时过境迁,"典型"理论逐渐坍塌下来。近些年来,"典型"理论主导的"人物形象分析"逐渐转型为偏重文本内部的"写人研究",做好了中国"写人学"构建的准备。这样,中国"写人学"构建自然要面向"写人研究"。既要将"典型"理论下的"人物分析"研究的碎片转型为"写人"问题,重新审视;又要打破"典型"理论的遮蔽,还原"性格"、"形神"等本土"写人"话语;还应适当借鉴国外相关文论及社会心理学等其他社科理论。中国"写人学"的构建可以填补"典型"理论坍塌后写人研究的理论空缺,并通过与"叙事学"相互烛照,以有效地突破当下写人研究的困境和瓶颈。
简介: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后来的人在审视、评价他们的先辈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自负而优越的感觉,他们甚至会鄙夷、蔑视地谈论着前人的愚盲迟钝和冥顽不化。他们像看异类一样看自己的先辈,目光里满是疑惑,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这些老前辈怎么会犯如此幼稚的错误,怎么会讲出如此可笑的话来。其实,嘲笑容易做,而理解是艰难的。因此,后人在评价前人时更可取的态度和方法,不应是简单地表示不满和否定的态度,而是应该抱以理解的态度,更多地考察他们之所以如此说和如此做的原因及现实合理性。这是一种历史的同情,是一种学术研究上的充满人性温暖的科学主义态度。但是,摩罗先生的《当代知识分子的教育背景》一文(见《文艺争鸣》,2001年第三期),则乖离世道,立论忮苛而随意,缺乏对前人的宽容和同情,因此我不揣谫陋略陈管见,以求正于有道君子云尔。摩罗先生一开始就很简单地认可了张景超先生《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一书中的观点,认为后半个世纪“活跃在中国知识界的著名知识分子,基本上都不是知识分子”,而接下来被“列举”的,乃是“五六十年代驰名于文坛的几乎所有著名批评家”。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