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一>曲式结构方面:1.以唢呐或笛主奏的大小锣鼓曲的曲式结构。在大锣鼓曲中,大部分出自潮剧《正字戏》为戏剧情节所配的锣鼓、曲牌音乐脱胎并经艺人加工提炼而成独立乐曲,少部分是民间传统乐曲。这些大锣鼓曲基本上都是曲牌联套曲。假如戏剧内容表现的是“文戏”,它就是文套大锣鼓曲,例如《拋网捕鱼》、《掷钗》。如果戏剧内容表现的是“武戏”,它就是武套大锣鼓曲,例如《关公过五关》、《樊梨花破阵》(笛套)等。传统的大锣鼓曲如《双咬鹅》,其实最初也还是由潮剧《六国封相》中的配乐精选出来的,解放后经过艺人加工整理才形成现在这个乐曲。它的结构:由《双咬鹅》(主
简介:"板式变体"变奏思维是八板曲牌在流传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的变奏思维模式。中国当代作曲家以此来构思作品时,常显现出对变奏思维的多重应用,并从"显性"与"隐性"两个方面对音乐创作产生影响。一方面"显性"体现在音乐表层的旋律基础上,即保留八板曲调结合变奏思维结构乐曲,在音乐的表层音响上塑造八板风格;另一方面"隐性"则体现在音乐深层的变奏思维的基础上,即运用其它曲调结合变奏思维结构乐曲,在音乐的深层结构中蕴涵八板风格。两者通过形式化的逻辑方法构建不同的音乐作品,从而从多角度展示了中国传统曲牌与当代作品、中西音乐文化与结构技术间的联系。
简介:对时代的所有讽刺,不过是表明了对时代之中人的境况的怜悯。与其说(《地铁一号线》是从黑暗的隧道里延伸来的,不如说一辆由一百年来韩国政治、历史、文化缀接的花车到场了。金敏基在漫长的地铁线上洒满“小人物的酸辛”。小人物赤裸无助,是城市文化里的浮游物。在这里,城市的所有病毒不仅小人物携带、传播,而且他们还创造病毒。来自延边怀有身孕的朝鲜族姑娘,转悠在迷宫一样的大都市,遇上了一场又一场人群的轰炸式围堵。她倔强地要在汉城找孩子的父亲(不知她怎么从长白山出发越过朝鲜而抵达韩国),就像一个忧心忡忡的人寻找上帝一样。她不能理解,冷漠的世界里,上帝已经不在而且不再为她负责。类型化的人物一个个登场,绕着她趔趔趄趄地舞蹈。流氓、妓女、军人、学生、商贩、政客、清扫工、城管、官太太、小偷,刮起一团团风暴。地铁在风暴里艰难开动,迷宫开一扇小门,出现一个汉城的地铁站名。地铁忽快忽慢,结尾急刹车:妓女跳下站台,被时代之车无情轧过,人群甩到了爆炸性的故事终点。感情的悔罪者携少女跑向后台,为另一出戏埋下伏笔。地铁二号线、三号线可以就此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