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一般认为有两条,即西域的传入和南方海路的传入,现在学术界又提出还有一条陆上通道,从南部进入四川的通道有滇缅道,是经今缅甸、云南一线入川。佛教初传时期,南方和西域通过不同的途径,依靠各自的传播方式,形成最初的佛教传播根据地,并继而将佛教的信息传递到中原,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向中国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是多元的。陆路和海路属于佛教传入中国的不同路径,各自都发挥独特的作用。从目前的证据看,以陆上“丝绸之路”为最早。目前的考古界、艺术界热衷于凭借在南方发现的与佛教相关的文物建构佛教传入中土的海路和第二条陆路,这固然不错,但是由此力图削弱又天竺、西域至内地传入佛教之路线的重要性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简介:<正>《三字经》,相传是南宋王应麟(1228-1296)著,传世已六、七百年,是影响极为广泛的幼学读物。《三字经》全书,结构完整。开卷的六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讲的是教育的理论基础,所持论点是孔子性相近论、孟子性善论和荀子重积学的综合。这是南宋道学家中朱熹一派的论点。他们认为,性是善的,但由于是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就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很大区别。《三字经》自第七句“教之道”以后,直到“教不严,师之惰”,共十四句,是说父母师长进行教育的责任,而以孟母和窦燕山为施教的典范。自第二十一句“子不学”以下,共八句,是说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