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屈光矫治方式对近视眼单眼调节幅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治疗的近视眼患者,根据患者屈光矫治方式不同分为角膜接触镜组,框架眼镜组,未矫正组,屈光手术组。再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视组。各组的患者均使用近点尺检测单眼调节幅度的情况。结果在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方面,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屈光手术组以及未矫正组,正视组之间比较差别较大(P<0.05)。其中,框架眼镜组,角膜接触镜组,屈光手术组,正视组的单眼调节幅度高于未矫正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屈光手术组与角膜接触镜组的单眼调节幅度与正视组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近视眼的单眼调节幅度受到屈光矫治方式的影响,其中实行合适的屈光矫治方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单眼调节幅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战场”,肩负的责任非常巨大,相比较综合类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更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毕业面临的就是社会的一线工作,所以更需要强大的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非常重视自身教育的改革,促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深化变革,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紧密的结合起来,寻求教育过程的变革契机,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人才对知识的需要,还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要,促进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本研究针对现代学徒制下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首先分析了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流程,然后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下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老年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例。两组均遵医嘱予上氧、抗炎、止咳、化痰、解痉等对症处理,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的舒适护理,结果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意义,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一对一的舒适护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新理念,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尽早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昆山市1572名学龄前儿童屈光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促进儿童视力健康发育。方法选取昆山市11所幼儿园的1572名学龄前儿童,向家长发放自编的儿童屈光发育异常影响因素调查表,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572名学龄前儿童中,发生屈光异常的儿童共有353人,屈光异常发生率为22.5%;男童屈光异常总人数为196人,检出率为23.4%(196/837);女孩屈光异常总人数为157人,检出率为21.4%(157/735),男女童之间屈光异常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X2=0.95,P=0.3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口类别、父亲职业、母亲年龄、分娩方式、玩电脑时间等为影响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5个因素。结论屈光不正是儿童时期影响正常视觉发育的主要因素,在学龄前应采取综合措施,及时矫治屈光不正,有利于儿童视觉的良好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市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540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记录性别、病种、发病年龄等,同时进行支原体抗体(IgM-MP)检测,统计支原体检出情况与患儿的病种、发病年龄及性别的关系。结果(1)从病种来看,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IgM-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0%、60.7%、64.2%、12.0%、4.6%、11.4%,表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2)从年龄来看,1岁以下、1-3岁、4-7岁、7岁以上四个年龄段的患儿IgM-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4%、21.5%、45.8%、28.4%,4岁以上的患儿IgM-MP阳性率较高,尤其4-7岁期间更易受肺炎支原体感染,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男、女童IgM-M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6.5%、2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与疾病类型、发病年龄有关,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IgM-MP检测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