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集安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检验和评价,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卫生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共检测分析水样191份,检测27项指标。其中合格155份,不合格为36份。合格率为81.2%。不合格项包括总硬度、铁、锰、锌、耗氧量、亚硝酸盐、硝酸盐氮、氨氮、总大肠菌群等,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标准。结论集安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
简介:摘要通过对朝阳市龙城区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留守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适用留守儿童的计划免疫策略,加强留守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保障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
简介:通过对5年来205篇相关文献的归纳论证,显示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计划经济时代的农村三级卫生网固有特征逐渐消失,基本上为下列状况所替代:(1)协调变成了围绕各自经济利益的无序竞争;(2)寻求更多一点的经济收益成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行为原动力,替代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一致的“共同目标”;(3)医疗、预防、保健三大功能定位发生混乱,“重医轻防、重有偿轻无偿、重收益多轻收益少”状况成为县乡村三级卫生组织的普遍现实;(4)预防保健职能难以切实落实到位或流于形式成为农村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焦点问题。这些状况在乡镇卫生院表现得尤为突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女疾病普查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县于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测检查者中选取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未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妇女病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相关保健意识、行为、常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炎、急性盆腔炎、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女疾病普查中实施健康教育,可帮助妇女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提高自护意识及能力,使妇女病发生率有效降低,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了解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水质变化原因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提高饮水卫生安全的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长春市76件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IT5750—2006)执行;水质检验结果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结果2012年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共监测76份,合格率为50.00%;出厂水合格率为53.13%,末梢水合格率为47.73%;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硝酸盐、锰和大肠埃希菌是影响长春市农村生活饮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的主要指标。结论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质不容乐观,水质合格率较低,应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硝酸盐、锰和大肠埃希菌作为今后重点监测指标,加大监督、监测力度,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简介:目的探索建立患者家属作为家庭督导员参与的农村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新模式。方法建立专科医生为指导者、社区责任医生为管理者、患者家属为督促者的糖尿病管理模式。以德清县某镇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群抽取4个村的患者为干预组,其他5个村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增加新管理模式的干预措施,研究时间持续1年。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525例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干预组267例,对照组258例。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平均值从(7.58±2.24)mmol/L下降到(6.98±1.97)mmol/L(t=4.063,P=0.000),控制达标率从49.81%上升到68.16%(χ^2=18.586,P=0.000);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达标率从46.44%上升到59.55%(χ^2=11.670,P〈0.01);HbA1C平均值从(7.21±1.57)%下降到(6.99±1.37)%(t=2.198,P=0.029);干预组HbA_(1C)的改变优于对照组(HbA1C值:t=4.226,P=0.000;达标变化:χ~2=38.900,P=0.000)。结论该管理模式有效建立了家庭支持系统,干预对病情控制效果明显,适用于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