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护理模式对老年肿瘤患者使用PICC置管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老年肿瘤患者40例,按照进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常理组和科研组,各20例。常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科研组采用先进的PDCA护理模式。对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患者的PICC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四项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科研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常理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使用PICC置管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且能使患者早日脱离病痛的折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类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在我院病区的使用监测情况,对其临床应用进行评价,使其更好地服务疾病患者。方法: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等基本情况,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20年5月至11月期间,我院病区心血管类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的临床使用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使用检测系统的建立及其效果。结果:6个月期间,后3个月药品总达标率、使用量标率和使用比例达标率均较前3个月提高,其中药品总达标率和使用比例达标率与前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类国家集中采购药品,在价格方面明显低于同类非集采药品价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类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使用基本合理,通过落实执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能够更好地对院内病区心血管内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以便提升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对精神科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特征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科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72例。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分析使用特征和临床护理措施分析。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70例(97.22%)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包括躁狂症患者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抑郁症患者12例、精神障碍患者13例。共有21例(30.00%)患者夜晚保护性约束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5.71%。结论对精神科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使用率,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对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相关情况和影响。方法分析2013年版的精神分裂症指南出台之前和2015版的精神分裂症指南出台以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所使用的抗精神类药物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我院在2013版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以前收治了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2015版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以后收治了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两版指南过程当中抗精神药物的使用频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型的抗精神药物使用的种类开始增多,而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的用药治疗为主。结论分裂症的治疗指南在出台以后,它能够对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规范化的作用,使患者在进行抗精神药物的选择上受到了更多的因素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使用术前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介入手术的患者74例,进行合理分组,展开调查,按照区组随机化的分组方式,分为实验A组(37例)与实验B组(37例),实验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B组患者接受术前术后护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实验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03%)较实验A组(48.65%)更低,P<0.05;实验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49%)较实验A组(64.86%)更高,P<0.05。结论:在围术期实施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围术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保证患者的住院安全,临床价值突出。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生素C局部注射在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中使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到2021年4月间我院诊治的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共计选入10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各包含50例的两组。参考组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愈合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针对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愈合时间,降低复发风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治疗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2021-1到2022-2期间从我院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病人一共52例实施分析,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可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实施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组实施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苏醒评分。结果:麻醉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苏醒评分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短或较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应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使用免疫组化检验技术的效果,分析对提高确诊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于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在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中应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验技术,观察两种方法制片优良率,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片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41%,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同参照组的74.19%相比,观察组患者检出率高达96.77%,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将免疫组化检验技术应用到肝脏穿刺组织病理学检验中,有助于提高制片质量,进而提高确诊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