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皮温计和血氧仪在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提高血管危象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坏死率,从而提升大肢体再植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30例接受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监测。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非接触及接触式皮温计来测量皮温,以及无创血氧检测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数据收集涵盖了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值,以及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两种监测工具的性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创血氧监测仪在监测血管危象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地预警血管危象的发生。在特异性方面,血氧仪相较于皮温计显示出较低的误报率,即特异性较高。具体来说,血氧仪的特异性为90%(95%置信区间:80%-95%),表明在没有血管危象的情况下,血氧仪正确识别了90%的患者。而皮温计的特异性为85%(95%置信区间:75%-92%),略低于血氧仪。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无创血氧监测仪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认为是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支持在临床护理中使用血氧仪进行血管危象的监测,以实现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提高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肢体再植护理 皮温计 血氧仪 血管危象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皮温计和血氧仪在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旨在提高血管危象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坏死率,从而提升大肢体再植的成功率。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30例接受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监测。研究中同时使用了非接触及接触式皮温计来测量皮温,以及无创血氧检测仪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数据收集涵盖了皮温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值,以及血管危象的发生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两种监测工具的性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创血氧监测仪在监测血管危象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地预警血管危象的发生。在特异性方面,血氧仪相较于皮温计显示出较低的误报率,即特异性较高。具体来说,血氧仪的特异性为90%(95%置信区间:80%-95%),表明在没有血管危象的情况下,血氧仪正确识别了90%的患者。而皮温计的特异性为85%(95%置信区间:75%-92%),略低于血氧仪。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无创血氧监测仪因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被认为是肢体再植护理中监测血管危象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支持在临床护理中使用血氧仪进行血管危象的监测,以实现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提高大肢体再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肢体再植护理 皮温计 血氧仪 血管危象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智能穿戴设备在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远程监测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远程组与常规组,每组50例。远程组采用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远程组在3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改善,如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著降低(P<0.001),且达标率显著增加。血糖、血糖目标和低血糖防治的知识认知度,远程组的提升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 智能穿戴设备在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远程监测和自我管理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可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水平,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认知度,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智能穿戴设备 高血压与糖尿病远程监测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肿瘤标志物CA153在乳腺癌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CA153与乳腺癌的关系,探讨了其在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了影响CA153水平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CA153作为一种糖蛋白抗原,能够反映乳腺癌的进展和治疗反应,尤其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然而,CA153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非绝对,其水平受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结合其他检测手段进行综合判断。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CA153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参考依据,帮助更好地理解该标志物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管的患者为实验组,未行颅内压监测及脑室外引流、行腰椎穿刺或腰大池引流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差异。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入院Hunt-Hess分级、动脉瘤直径、动脉瘤部位、合并症、手术时机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可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术 颅内破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监测对老年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8例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方案分组。其中PCT组患者通过监测PCT指标使用抗生素,CRP组通过监测CRP使用抗生素,均为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PCT组患者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CRP组,抗生素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动脉血氧分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表现下降态势,动脉血氧分压表现上升态势,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PCT或CRP指导使用抗生素治疗卒中后肺部感染均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但采用PCT监测,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患者 卒中 肺部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无创血压(CNAP)与传统无创血压(NIAP)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麻醉后血压监测中的比较。方法 从2018年8月~2020年8月时间段选取80例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前者采用NIAP监测患者血压数据,后者采用CNAP监测患者血压数据,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及30.00%,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实施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的患者,相比较NIAP监测,CNAP监测更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促使其安全渡过围术期。

  • 标签: CNAP NIAP 鼻窦开放手术 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性护理模式联合连续性血糖监测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本月收治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于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联合连续性血糖监测,观察组于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性护理联合连续性血糖监测。对比两组血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FPG、HbA1c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性护理模式联合连续性血糖监测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利于调节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获得理想的护理体验。

  • 标签: []整体性护理模式 连续性血糖监测 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BIS监测下靶控输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拟全身麻醉镇静下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扎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马唑仑+瑞芬太尼组(RR组)40例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RP组)40例。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T0、T1、T2、T3、T4时刻的HR和MAP)、内镜治疗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后,RR组的HR显著降低,且在T1~T4时间点明显低于RP组;RR组的MAP有轻微下降,且RR组在T1~T4时间点明显高于RP组(P<0.05);RR组的镜治疗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RP组(P<0.05);R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RP组(P<0.05)。结论 BIS监测下靶控输注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IS监测 靶控输注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