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患者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伴发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儿童患者268例进行分析,包括患儿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致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品类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及器官/系统受累情况,总结特点及其规律。结果本组患儿61.19%为男童,38.81%为女童,1~3岁患儿占比最高(49.63%),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占比80.60%,位居第一,静脉滴注给药最多,占比88.43%,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受累最为突出,占比82.46%,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结论年龄、药物品类、给药途径和药物使用的频度均是儿童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在用药期间应加强管理,严格把控用药指征并做好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等组织受累预防性干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和损害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颅脑损伤致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致脑脊液漏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颅脑损伤致脑脊液漏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均采用腰大池引流的方式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50例患者经腰大池引流治疗后,45例痊愈,痊愈率为90.0%,合并颅内感染、颅内血肿、漏液的患者各有2例、2例、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对开放性颅脑损伤并致脑脊液漏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大池引流治疗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1例36岁男性患者因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丙型病毒性肝炎,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TDF+3TC+EFV。利福布汀0.45g/d+异烟肼0.3/d+吡嗪酰胺1.5g/d+乙胺丁醇0.75g/d抗结核治疗,8周后出现贫血,血常规提示RBC0.85×1012/L,Hb24g/L,HCT0.08%,MCV91.8fL,MCH28.8pg、MCHC308g/L。骨髓检查诊断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停用利福布汀4周后贫血好转,复查血常规WBC4.70×109/L、N3.17×109/L、L0.79×109/L、N67.5%、L3.17%,RBC2.36×1012/L,Hb68g/L,HCT22%,MCV93.2fL,MCH28.8pg、MCHC309g/L、PLT158×109/L。12周复查血常规RBC3.40×1012/L,Hb106g/L,HCT33.1%。
简介:摘要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能在血小板激活的最终通路阻断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都有较多的应用,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给药途径主要由静脉泵注或冠脉推入,少见的不良反应有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对于替罗非班所致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GIT)患者是否发生严重致命性出血、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是否需要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尚无可靠的预测方法。现将临床上遇到的择期PCI术后引起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1例病例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拇指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同时脱位的损伤机制和误治原因,以防再次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一例拇指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同时脱位误治导致掌指关节脱位加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面包车侧翻致左手掌、手背出血、活动障碍4+小时就诊,入院后急诊行清创缝合,第4、5掌骨骨折复位固定,拇指腕掌关节脱位复位固定,左第一指掌侧总动脉吻合。术后复查左手正侧斜位X片示拇指腕掌关节仍脱位,掌指关节脱位较术前加重,术后二周再次仅行腕掌关节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复查左手正斜位X片示腕掌关节、掌指关节脱位已恢复。结论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术前详细查体和仔细读片,术中反复多角度透视,可减少此类疾病的误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患者切除子宫的原因、最佳时机、具体术式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择取2006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40例患者,全部行子宫切除,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探究其切除原因、切除方式、切除时机以及具体操作。结果①原因胎盘植入,胎盘前置、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子宫瘢痕、凝血功能障碍等。②方法全子宫切除手术16例,次全子宫切除手术24例。③时机2小时内切除者28例,2~24小时切除者8例,1~14日切除者4例。④处理结果患者全部存活,但围生儿有1例(2.5%)死亡。结论胎盘因素是造成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主要原因,临床尽量在2小时内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切除子宫,如此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细菌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水平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诱因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细菌组(BAC组)和对照组(CON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差异,分析BAC组患者降钙素原与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BAC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7.8±1.2ng/mL,CON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为1.2±0.3ng/mL,BAC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显著高于CON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BAC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s=0.402,P<0.05)。结论细菌致COPD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显著升高,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诱因患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牙周炎致前牙移位患者施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至前牙移位的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确诊后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待其牙周炎症获得控制后,均经针对性的正畸疗法对移位前牙进行治疗,且给予调与牙周护理等处理,消除损伤与炎症,重建咬合关系。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牙周袋探针深度、牙龈指数及临床附着水平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为期1~2年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治疗后的牙周袋探针深度、牙龈指数及临床附着水平均明显优于的治疗前,(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牙周炎及清除颌创伤,提高牙列的美观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多刺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致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选择按摩诊所治疗的颈椎病致偏瘫的1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体针、头针以及平衡针等多种针刺方法,并结合推拿手法对这例患者进行整复治疗。结果经过多刺法结合推拿治疗后,第三天,患者的颈部疼痛得到缓解。第七天患者能感知到针刺,并能感觉到症状明显减轻。经过30天(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的感觉明显恢复。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生活自理,且能正常行走,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后续进行巩固治疗30天(1个疗程),患者完全治愈。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没有复发的情况。结论采用体针、头针以及平衡针并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致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26例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并对比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通过Logistic回顾分析工具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多因素。结果在各种不良反应分布当中,消化系统为最多(10例),占38.5%,其次为皮肤和附件系统(7例),占26.9%。患者年龄≥60岁、药物剂量为400mg(日剂量)、有合并用药和过敏史的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结论消化系统反应是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分布。要从引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出发采取合理措施,以达到正确用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