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干预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的有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我院在编护士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2组,每组45人,对照组不进行针刺伤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实行半年之后,统计两组人员的针刺伤发生情况,刺伤后处理情况以及各个环节刺伤发生情况。结果从针刺伤发生情况上来看,对照组护士针刺伤发生为4.44%,观察组护士针刺伤发生为17.78%,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个环节针刺伤发生情况上来看,观察组临床护理中注射,采血,拔针环节刺伤发生比对照组要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针刺伤之后,所有护士处理伤口方式正确,经过相关人员评价之后,给予6人预防用药,对已经发生刺伤的护士跟踪检查血清指标半年,无感染案例发生。结论将操作流程进行全面规范,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工作,并将相关考核成绩和护士的奖金挂钩,能够在根本上将护士的职业防护能力与主动执行能力提升,进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机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实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职业安全 针刺伤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手术器械的管理,降低腔镜器械的损坏和丢失。方法采用QCC小组的活动程序,分析缺陷的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制定了腔镜器械的管理制度。结果器械损坏和丢失率由原来的5%降低至1%。结论提高了科室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降低了器械的损坏和丢失

  • 标签: 腔镜器械 损坏 丢失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住院患者收费差错,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针对主题,对住院收费现状进行调查,成立QCC小组,对调查结果分析,针对原因,拟定对策,持续改进。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费用收取误差明显降低,出院病人对费用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品质圈对住院患者费用进行管理,降低住院患者收费误差,提高出院病人费用满意度,减少医院损耗,完善医院收费制度,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医院声誉。

  • 标签: 品质圈 住院患者收费误差率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近5年xx乡镇卫生院剖宫产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剖宫产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xx乡镇卫生院住院分娩的1658例产妇,其中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20例。分析其剖宫产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5年的分娩数和剖宫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因素的构成上社会因素长期居于第一位。结论XX乡镇卫生院剖宫产居高不下,社会因素占了很大比重,降低剖宫产,关键是降低社会因素的影响。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因素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住院患者高血脂的检出情况,为高血脂症(hyperlipemia,HPLM)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10月间于我院进行血脂含量检测的共1741例(其中有450例检出高血脂)住院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基本资料,统计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的HPLM检出情况。结果统计发现,女性患者的HPLM检出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41~60岁年龄段的患者的HPLM检出为最高,且与其他各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41~60岁间的女性住院患者归为HPLM高风险人群,通过宣传、教育督促其进行定期的血脂检测,结合运动训练、饮食指导、个性化治疗等措施,可有效防治住院患者发生HPLM,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实践。

  • 标签: HPLM 检出率 防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及重要病原菌检出情况,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配合,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取床旁询问、病史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现患为1.15%,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妇二科、儿外科、儿内科,高发部位主要是手术切口、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98%,其中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占抗生素使用的61.7%。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感染标本送检为81.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占抗生素使用率的13.5%。治疗+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占抗生素使用率的24.8%。结论应加强对医院感染多发科室、多发部位、易感因素、标本送检等监测,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医院感染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以及减轻反复静脉穿刺造成材料浪费,给患者带来的经济压力。方法对40例患者分两组,用不同的中心静脉(PICC)固定方法进行观察。结果40例患者,对照组脱出1cm8人、2cm5人、3cm2人、未脱出7人。观察组脱出1cm2人、未脱出18人。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妥善固定 减少脱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CT在颞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颞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高分辨CT对骨折处进行横断面扫描和冠状位扫描,对照普通CT评价高分辨CT的诊断水平。结果36例患者经CT扫描,明确骨折17例,疑似骨折15例,骨折阴性4例,检出47.22%,骨折累及器官组织损伤均无明确显示。经HRCT扫描,明确骨折36例,其中纵行骨折27例(75.0%),横行骨折8例(22.22%),混合型骨折1例(2.78%),检出100%,骨折累及器官组织损伤显示较为清晰。HRCT骨折检出显著高于传统CT,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高分辨CT对颞骨骨折进行扫描,不仅能准确反映颞骨骨折部位及类型,也可显示软组织变化和累及结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传统CT,能够为临床治疗颞骨骨折及评估预后提供有效影像学信息,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颞骨骨折 高分辨率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儿童贫血患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评估儿童营养现状。方法以2013年9月-2014年8月前往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00名年龄小于3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年龄分组。其中试验组148例,年龄段分布在6到12个月,对照组152例,年龄段分布在1到3岁。通过测定两组儿童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来确定儿童是否贫血,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解,以确定儿童贫血原因。结果在300例参与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中,有32例患有贫血,其中,1到3岁年龄段组的患病要高于6到12个月龄的试验组。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儿童贫血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儿童挑食和母亲有贫血史,而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儿童贫血患病没有直接联系。结论降低贫血患病的有效途径是对儿童的饮食行为进行合理指导,加强对父母关于儿童营养搭配知识的普及,纠正儿童的偏食行为。

  • 标签: 儿童贫血 影响因素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姜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监测报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组群抽样方法对抽样儿童的建卡、建证情况,对“五苗”接种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10—2012年各抽查姜堰区12—24月龄儿童240人,建卡100%,建证100%,卡证相符100%,卡介苗接种为99.86%,糖丸接种为99.41%,百白破接种为99.44%,乙肝接种为99.31%,首剂及时为93.75%,麻疹接种为98.19%。“五苗”接种为99.36%,“五苗”接种均达到95%以上。结论加强宣传,及时发送接种通知单,加强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做好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的可信度。

  • 标签: 儿童 接种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结肠镜检查是一项“金标准”,但仍有一定的漏诊。因此,减少漏诊可及早阻断或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对结直肠息肉漏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内容涉及程序性、技术性、内镜性及息肉本身因素等研究。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肿瘤 大肠息肉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我院救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盲分成两组,对照组不进行院前急诊的救治措施,实验组在急诊院前积极展开急救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跟死亡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明显要低于对照组,而死亡也要偏低,数据的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急诊院前救治措施,是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还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跟死亡,建议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急诊院前急救 并发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内儿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2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结果共有26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为10.83%,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用药剂量过大15例(57.7%),药物配伍不合理3例(11.5%),患儿有过敏反应史4例(15.4%),家长未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4例(15.4%)。结论应该加强儿科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尤其要控制好用药剂量,加强宣传教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儿科 临床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西药联用是临床常见的给药方式。随着临床中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情况的增多,因西药联用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逐渐增多。西药不良反应常见于用药当天,情况较轻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肝、肾功衰竭等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对西药联用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用药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以期可以降低西药联用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升临床治疗的效率。

  • 标签: 西药联用 不良反应 临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的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监测工作开展不平衡、公众对其的认知度不高、ADR报表的规范性与真实性欠缺等。本文围绕ADR监测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改进方向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ADR监测质量。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问题 改进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抗抑郁汤治疗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应用TESS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药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前2周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抗抑郁汤合并使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可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 抗抑郁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愈合不良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2018年1月开展本次研究,本研究中总共选取67例选择剖宫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对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进行等级评价,同时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总结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67例患者中切口愈合不良轻度患者中轻度患者31例,中度患者26例,重度患者10例。67例患者通过清创、换药、缝合、换药等治疗后均在12天之内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5±3.3)d。结论针对不同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需要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临床中需要提高肥胖、高血压以及缝合不当等问题的关注度,做好相应处理措施,提升切口愈合水平,优化预后效果。

  • 标签: 肥胖 剖宫产 腹壁脂肪 伤口缝合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注射剂属我国创新型药物,此种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与恶性肿瘤。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亦随之扩大,但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导致中药注射剂应用安全性被质疑。本文综述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常见不良反应与成因,并提出了适用性处理措施,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安全性 稳定性
  • 简介:摘要随着卡马西平临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合并用药的增多使其药品的不良反应呈增多的趋势。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对卡马西平临床合并用药的合理性及其疗效作用进一步分析,同时如果合并用药不当,将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卡马西平 临床合并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国家发布中药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方法收集国家发布中药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论述。结果被动获得相关信息是医院医技人员目前获得该信息的最主要行为方式且其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不全面。结论为降低相关中药临床用药的风险,应重视国家发布中药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 标签: 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不良反应信息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