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主动脉段内膜损伤后动脉内膜增生狭窄形成状况,为冠脉再狭窄研究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35只,体重(295±35)g,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以球囊损伤法建立大鼠主动脉内膜损伤模型结扎左颈总动脉并球囊拉伤主动脉内膜,所有大鼠术前、术后处理一致,直至实验结束。术后随机数字法分7,14,28d亚组,按亚组时间处死并取其主动脉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作血管形态学检测。结果大鼠动脉内膜球囊损伤呈现不同程度增生新生内膜平均厚度、面积沿胸主动脉到腹主动脉上段及下段逐渐增加,管腔狭窄逐渐明显;球囊委F2.0拉伤动脉内膜时胸主动脉段内膜增生不全,腹主动脉上段增生良好,但内膜增生厚薄不一,腹主动脉下段内膜增生常较均匀,再狭窄典型。结论动脉内膜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程度与球囊大小、动脉直径相关,大鼠腹主动脉下段是大鼠动脉内膜再狭窄模型的理想目标血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诊断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运用CT平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36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对36例患者施行CT平扫检查,并由我院两位资深的放射科医生对36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平扫图像进行分析,并观察CT检测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6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5例患者为非主动脉夹层患者,31例为主动脉夹层患者,CT清晰内膜片对主动脉夹层的阳性预测值为100%、特异性为100%,如联合钙化内移动等象征能有效提升强化CT的诊断敏感度。结论CT平扫对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特异性与诊断精准度高达100%,是临床上确诊主动脉夹层的第一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瞻性主动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前瞻性主动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护理满意度为7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前瞻性主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护理对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腹主动脉瘤伴随结肠癌的策略与疗效。方法选择10例腹主动脉瘤伴随结肠癌的病患,根据患者状况,选择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8例行腹主动脉瘤与结肠癌同期根治切除治疗,平均手术用时3.9h,平均出血量398ml,全部症状好转。另2例先行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术后第2d再实施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后1例发生胃瘫症状,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6个月~2年,未有肿瘤复发或者转移患者。结论临床医师采用同期手术方案为腹主动脉瘤伴随结肠癌病患施治,或在腹主动脉瘤术后择期进行结肠癌治疗,均较为安全、有效,医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两种方法加以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例IMH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CTA可以显示IMH典型形态学改变。结论IMH具有特异影像学特征,CTA可以满足诊断需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取的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病人6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值、收缩压值、舒张压值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氧分压值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VAS评分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结论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地控制AD病情,确保治疗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主动脉壁内血肿MRI和CT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寻找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壁内血肿和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诊断和分析的患者68例,在病人安全的情况下先做磁共振平扫,再做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主要分析患者的CT和MRI特点,同时,对比二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68例患者中主动脉壁内血肿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26例,主动脉壁内血肿表现为主动脉壁环形增厚、新月形增厚,或二者同时存在,部分患者主动脉壁溃疡形成;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内膜移位、真假腔形成及内膜的破口;由此可见内膜片和真假腔形成、内膜的破口是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壁内血肿鉴别诊断的依据。增强CT和MRI对于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100%和78.57%。两种方法的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快速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患者主动脉壁内血肿和主动脉夹层,有利于患者的确诊和治疗;磁共振平扫容易漏诊较小的壁内血肿及小的内膜破口;磁共振检查较慢,也不适宜在危重的患者中使用。但磁共振检查无毒、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于孕妇、碘造影剂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者,磁共振检查也是最最佳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门诊查体的12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前FIB、t-PA水平升高,PT、APTT、TT、PAI-1水平降低,差异要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组治疗前比,试验组治疗后FIB、t-PA水平降低,PT、APTT、TT、PAI-1水平升高,差异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纤溶系统过度激活,介入治疗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