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儿童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在我院确诊的儿童和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共167例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CT影像改变、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发病以儿童居多,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其中儿童支原体肺炎高热者较多(59.1%),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儿童组患者较成人组患者具有更多的肺外表现(25.4%),过半数无肺部阳性体征。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高热、肺外表现多见,刺激性干咳症状、胸部CT及血常规、CRP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肺炎;对于儿童支原体肺炎,四环素类疗效确切;对于成人支原体肺炎,喹诺酮类药物和阿奇霉素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0~3岁流动儿童保健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流动家庭对子女保健情况的关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实验的方法与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分析,在我市个大广场随机对有家长带领的儿童(主要是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总计300例,从中挑选出0~3儿童230例,再从230例中随机挑选出本地儿童80例设为对照组,流动儿童80例设为实验组,对其保健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儿童保健现况不如对照组,实验组患病率、意外伤害率、营养不良率、蛀牙率等儿童保健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流动儿童保健现状不容乐观,亟待相关部门呼吁社会对其进行关注,关爱流动儿童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柳州市区及周边0~6岁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从而为本地区儿童体质的调理和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采集调查的数据指标,并结合舌像、面像及问诊来分析判定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并观察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①518例受调查儿童,单一体质中健康体最多,且以0~1岁年龄为主;偏颇体质依次是肝火体、气虚体最常见。②兼夹体质中以肝火体为主的兼夹体质居多,其次是气虚体和怯弱体。③以气虚体为主的兼夹体质中男性多于女性。④单一体质和兼夹体质中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州市区及周边儿童中偏颇体质类型以肝火体、气虚体为主;兼夹体质中也以肝火体和气虚体两种类型最为常见,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及加强对肝火体质和气虚体质的辨识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儿童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常规疗法组采取常规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法治疗,氨溴索辅助治疗组则采取常规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法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肺部炎症得到控制的时间、重症住院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ET-1监测值;毒副作用。结果氨溴索辅助治疗组疾病疗效、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肺部炎症得到控制的时间、重症住院的时间、总住院时间、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ET-1监测值相比较常规疗法组更好(P<0.05)。氨溴索辅助治疗组和常规疗法组毒副作用相似(P>0.05)。结论常规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法联合氨溴索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效果好。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阶段接受儿童保健对其行为发育的影响状况。方法一般资料纳入本院门诊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婴幼儿对象80例相关临床数据,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婴幼儿分为对照组(常规体检)和观察组(指导家庭实施针对性儿童保健),各组有40例。对婴幼儿各项指标观察后归纳儿童保健干预行为对其行为发育影响。结果分别在婴幼儿干预前后各项行为指标(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进行评估,提示观察组婴幼儿在保健干预后各项指标所得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统计学处理表示P<0.05。结论通过门诊指导婴幼儿家长在家庭进行针对性儿童保健行为,更有利于婴幼儿的行为发育,保障其健康成长,对家庭和社会均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疾病发生的常见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4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情况,分析患儿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440患儿主要疾患为龋齿188例,牙髓病91例,尖周病56例,舌系疾病2例,乳牙滞留82例,牙齿错合21例。患儿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当、刷牙方法不正确、饭后未漱口、牙刷选择不当。临床预防措施应综合对家长和儿童进行干预,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视,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结论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原因较多,疾病种类较广,发病率较高。临床预防应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方法,使其掌握口腔健康卫生知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表现及其教育训练对策。方法以我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自闭症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通过对其语言障碍的典型进行总结分析,制定相应的训练对策,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进行一对二或小组形式的语言训练方法,并于治疗后6个月采用s-s法对两组患儿的言语能力及综合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s-s法测试发现,观察组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二的训练可以让患儿互相模仿、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从而提高语言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一对二或小组形式的教学更能激发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及其他各方面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对仪陇县人民医院和仪陇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仪陇县人民医院和仪陇县妇幼保健院2011年1~12月的住院儿童病历98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按使用率、使用总类、联合用药情况、用药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860份,使用率为87.78﹪,供使用了5类14种抗菌药物,联用率为22.09﹪,病原学送检率为2.1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620份,占病历总数的63.26﹪.结论县级医院住院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令人担忧,多为经验用药,并且存在盲目使用甚至滥用现象。基层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视力检查来分析引起儿童低视力的疾病类型及增强早期筛查意识。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86名低视力儿童,所有患者均采用视力表检查,经检查裸眼视力<0.8者、斜视者则行屈光、裂隙灯及眼底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6例低视力儿童共检出眼病5种,分别是弱视127例,占68.28%;脉络膜视网膜疾病2例,占1.0℅;近视39例,占20.9%,视神经疾病3例,占1.6%;先天性青光眼2例,占1.0%;其中轻度弱视患儿119眼,占67.61%;中度弱视患儿35眼,占19.89%;重度弱视患儿22眼,占12.5%;127例弱视患儿中以屈光不正占多数;本次排查中初次诊断弱视患者68例,首次检出率为53.54%。结论通过对低视力儿童的排查,引起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为屈光不正,而及时合理的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加大弱视常识的宣传,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弱视的认知,使其重视儿童弱视眼底疾患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儿童弱视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多动症与抽动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之间就诊于我院的病情相近的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患儿3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用托莫西汀进行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利他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行为总分以及多动指数总分。结果治疗前实验组行为总分和多动指数总分分别为(40.3±6.2)分、(26.4±4.6)分,治疗后分别为(20.2±5.6)分、(10.3±6.8)分;对照组治疗前两项评分分别为(41.1±5.8)分、(25.9±5.1)分,治疗后分别为(29.3±5.5)分、(17.5±6.4)分,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而对照组为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托莫西汀治疗儿童多动症与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副作用较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