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11月我院收治的 50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麻醉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后,观察组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 P< 0.05)。观察组无痛率为 60.0%(15/25),高于对照组的 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将系统化护理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可降低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程度,减轻疼痛。
简介:摘要牙列缺失后,调节牙槽骨吸收与再生平衡动力的生理性刺激消失,再加之某些全身因素,如老年人钙、磷、维生素D的缺乏以及某些激素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前列腺素等异常,均促使牙槽骨吸收萎缩。在上颌,牙槽突向上、向内吸收,结果是上颌牙槽弓逐渐缩小。在下颌,牙槽突向下、向外吸收,结果是下颌牙槽弓逐渐变大。由于上下颌牙槽突吸收方向相反最终形成下大上小的形态且每年以0.5mm的速度持续吸收,这就给传统全口义齿固位的稳定性带来困难。此外,失牙后,口腔黏膜的硬组织支持力下降,进而使软组织失去正常弹性和张力,出现黏膜组织萎缩,变干变薄,失去光泽,且敏感度增加,易压痛的情况,这又给全口义齿的治疗带来不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01月至2016年01月160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病例(腹腔镜组),与随机抽取的开腹子宫全切手术160例(开腹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手术的160例病人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保留导尿管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并且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5月—2014年1月诊治由于THA术后假体松动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19例,探讨THA术后假体松动的诊断、原因和翻修注意事项。结果假体取出后19例中15例关节内出现灰黑色颗粒样物质。19例经全髋关节翻修术后18例疼痛消失,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例翻修术后1周出现脱位,经制动6周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THA术后假体松动与患者自身原因、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操作有密切关系,早期翻修手术要有针对性。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避免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临床探究预防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2015.6期间96例入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比照组48例、治疗组48例。比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组对手术中、治疗前后有引发并发症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切口出血、甲状腺危象、神经损伤、呼吸困难、甲状腺减退发生率依次为6.3%、4.2%、8.3%、6.3%、10.2%,治疗组分别为4.2%、0.0%、2.1%、0.0%、2.1%,对照组较治疗组甲状腺危象、神经损伤、呼吸困难、甲状腺减退发生率高,P<0.05,两组切口出血发生率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对可能造成并发症的操作、现象、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切口出血、甲状腺危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期间 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 15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 75 例,观察组 7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医生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治疗护理干预 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 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 TG)、三酰甘油( 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全科医生模式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水平,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成本低、操作性强、疗效好、覆盖面广等诸多优点,宜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相关护理内容和效果,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计26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3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术中出血量为213.6ml,术后排气时间为1.9d,住院时间为17.0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80.5ml,术后排气时间为3.0d,住院时间为23.5d。比较发现护理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护理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中3例患者发生肠梗阻,3例患者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46.2%;对比发现护理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和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简介:目的比较腹部Ⅲ类切口采用全层缝合法与传统分层缝合法关腹的效果,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4月~2011年3月行急诊开腹手术且符合Ⅲ类切口标准的患者298例,观察组162例采用全层缝合法关腹,对照组136例采用分层缝合法关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9vs.129.7,90.8vs.115.3,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2%vs.11.0%,P〈0.05),术后早期(48h内)下床活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38.3%vs.72.1%,P〈0.01),平均拆线时间延长(15.4vs.8.4,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3.0%),对照组50例(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窦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两组术后各种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缝合能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窦道形成、全层裂开的发生率,但拆线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感更明显,早期下床活动者减少,更适用于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给予行子宫全切除患者术后护理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将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全切术的 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9例。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子宫全切患者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行子宫全切术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B组接受经阴道子宫全切术,C组接受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C组(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雌二醇、卵泡刺激素(ESH)、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3.3%)明显低于A组(73.3%)及B组(76.7%)(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效果更好,但费用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