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指导的护理方法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日常生活指导,内容包括呼吸训练、饮食调整、康复运动和心理支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感染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生活质量评分(WHOQOL-BREF),评估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在FEV1、VC、FVC、MVV等肺功能指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干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 vs 10.00%,P < 0.05)。干预组ADL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日常生活指导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其肺功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方法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为200例,起始时间为2023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份,分析患者的病例特点以及手术方法。结果 200例患者当中有83例患者行肝叶切除术;行腹腔镜内肝叶切除的有21例;胆肠内引流的数量为108例;有80例患者行锹激光;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碎石术的患者有16例;有61例患者术后复CT发现残石。术后有18例患者出现了胆道感染;患者通过对症治疗后好转;有16例患者出现了胆漏。结论 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多科室相互协作治疗,以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脾胃病调理方法与机制,以寻求更全面、有效和科学的脾胃病治疗策略。方法:为了研究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脾胃病调理方法与机制,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脾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组接受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脾胃病调理干预,包括经络按摩、中草药治疗和针灸等。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治疗,未进行个体化的脾胃病调理干预。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评估指标包括胃镜检查、腹部超声、胃痛情况 。结果:实验组在胃镜检查、腹部超声、胃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的脾胃病调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该调理方法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种机制对脾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的结果验证了中医经络调理在脾胃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并为进一步探索脾胃病调理方法与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启示。这对于优化脾胃病的治疗策略、推动中医经络理论的应用以及提高脾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模拟训练系统在外科技术教学领域的实际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选取68位参与模拟教学项目的实习医师,在模拟环境和实体模型中接受操作练习,通过对比他们在模拟操作前后的技能评估,以及在六个月之后对初始参与者的再次评价,来量化实习生在外科操作技能上的进步。结果:所有68位实习医师均成功完成了培训课程,与培训初期相比,他们在培训结束后的外科操作技能均有显著提升(P<0.05)。特别是最初的9位参与者,在第二次评估中,他们在腹腔镜缝合、打结、心肺复苏和肠道吻合技术方面的能力分别保持了培训结束时的74%、93%和92%。结论:模拟教学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对于临床技能的掌握水平,而后续的再次评估则进一步证实了模拟教学的显著优势。
简介:摘要:糖尿病的主要发病症状为高血糖,是一种代谢性的疾病。糖尿病由于身体长期处在高血糖的环境中,不仅会加重胰岛素分泌的部位的受损程度,还会引起各种由于血糖含量的异常引发的并发症,这也是糖尿病所带来的主要危害,也会因为高血糖导致组织器官受到慢性损害,包括眼睛、肾脏、血管以及心脏等部位,都会由于血糖的升高影响到其正常的功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创新型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至8月收治的160名产妇进行了干预研究,其中80例为对照组,8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创新型协同护理模式。观察产妇产后抑郁评分、母亲角色适应、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纯母乳喂养及产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后42d的EPDS评分为(5.17±2.7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为(6.74±3.78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42d母亲角色适应水平得分为(68.78±6.813)分,高于对照组的(65.32±10.28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新型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效用显著,且可提高产后母亲角色适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