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自晚三叠世以来,影响南海东北部构造及古地理、古气候的因素主要是太平洋而并非特提斯.本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有利于煤系烃源岩的形成;中侏罗世-白垩纪古气候条件对生烃相对不利;晚中生代弧前盆地构造背景不利于形成特提斯域所拥有的优质碳酸盐岩-蒸发岩储盖组合.勘探实践证明,南海东北部的中生界具有一定的油气远景,但油气勘探不应简单套用特提斯模式.

  • 标签: 南海东北部 中晚中生代 地质构造 古地理背景 油气远景
  • 简介:CZ35-2-1井是南黄海勿南沙隆起上钻探的第一口探井,由于该井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出现异常且相互间矛盾突出,因而常规评价方法难以确定其质量.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岩浆热液活动热事件和上古生界含煤泥岩的二次生烃是造成本井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异常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上古生界含煤泥岩可能是一套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好的气源岩.

  • 标签: CZ35-2-1井 古生界 烃源岩 地球化学参数 油气勘探
  • 简介: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期气候较干燥,主要沉积棕色、浅灰色陆相碎屑岩。通过岩心观察,对路乐河组岩性、结构构造特征、暴露标志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测井曲线分析认为,本区路乐河组主要为一套发育于干旱—半干旱环境的末端扇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主流带、分流带和远端盆地带3个亚相,其中分流带亚相又可划分为分流河道沉积、泛滥平原沉积、越岸沉积和漫流沉积等4个微相。文中分析了各亚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通过分析各亚相砂体的特征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认为分流带亚相是最有利的储层发育相带。

  • 标签: 末端扇 沉积体系 路乐河组 潜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北缘
  • 简介: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现:丙烯酸一段反应器位于某一区域的热电偶温度持续降低,直至达到与撤热介质循环温度相当,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对出现温度异常的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从换热器换热能力、撤热介质循环量等方面进行分析,逐一确认,最终结合热气体数据判断存在局部结焦现象,找出了产生结焦的原因,从操作技能、操作水平和设备维护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实现装置的稳定运行。

  • 标签: 反应器 催化剂 温度异常 原因 措施
  • 简介:已有的钻井资料表明,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地震资料、岩心资料、测井曲线、薄片鉴定等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经历了下切河谷充填、三角洲平原、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沉积的演化过程,为一个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低位体系域主要为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其分布受早侏罗世古地貌的控制,优先堆积在古地貌较低的区域;水进体系域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最大湖泛面处于前三角洲的黑色泥岩中;高位体系域由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沉积组成。最大湖泛面的存在将延安组油藏分为源外组合和远源组合。源外组合,特别是低位体系域的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具有砂体厚、储集物性好、离烃源岩近、圈闭类型丰富等成藏条件,利于油气的聚集;而远源组合只是源外组合破坏后,油气运移至高位体系中形成次生油藏。

  • 标签: 层序 下切河谷 体系域 沉积相 延安组 麻黄山地区
  • 简介:针对松辽盆地南部GD区泉四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等问题,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分析等资料,对泉四段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类型及其成因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泉四段储层砂岩主要发育压实剩余孔隙、胶结剩余孔隙、粒间溶蚀孔隙和粒内溶蚀孔隙,其中粒间溶蚀孔主要由粒问杂基及胶结物、长石及岩屑边缘溶蚀形成,粒内溶蚀孔主要由长石粒内溶蚀或岩屑内部易溶组分溶蚀形成.局部层段发育的少量构造裂缝对储层储集物性的改造具有一定作用。现今储层发育的孔隙类型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低能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决定了该区具有细粒、多泥质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及较差的原生孔隙发育特点;压实作用决定了压实剩余孔隙的大小和发育程度:胶结作用是破坏原生孔隙的主要因素,而碳酸盐胶结作用为后期溶蚀孔隙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该区储层的孔隙性。系统分析大量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首次明确GD区泉四段砂岩为混合成因孔隙类型储层.孔隙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后期形成的溶蚀孔对储层物性的改善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广泛发育的杂基内微孔对储层物性贡献不大。

  • 标签: 孔隙成因类型 控制因素 泉四段 GD区 松辽盆地南部
  • 简介:针对苏里格X区块盒8段致密气藏存在的气水关系复杂、无统一的气水界面、气水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综合分析该区致密气藏地层水赋存状态及主控因素,将地层水划分为束缚水、毛细管水和可动水3种类型,确认盒8段致密气藏地层水主要受烃源岩生烃强度、储集层非均质性及局部微构造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烃源岩生烃强度控制区块气水分布的宏观格局,储集层非均质性决定区块局部的气水分布,局部微构造控制同一连通砂体内可动水的垂向运移。该研究为苏里格X区块致密气藏气水分布规律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为该区块下步勘探开发选区、选井工作提供了指南。

  • 标签: 苏里格气田 致密气藏 气水分布 地层水 赋存类型 控制因素
  • 简介:党的十九大修订的党章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指出,国有企业党委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本文在研究国有企业党委职责定位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党委(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的内涵要求,就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提出了思考建议。

  • 标签: 国有企业 党委 领导作用 职责定位
  • 简介:油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站场多为联合站、输油站等原油或其他危险化学品存储量较大的场所,存储容器以各类罐体为主。油罐充装系数、工艺用途以及油品含水率等都直接影响到油罐实际存储量的计算。罐区火灾、爆炸事故伤害后果分析模型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其定量评估结果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同时,如何直观显示罐区火灾对周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也是事故伤害后果定量评估的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以上三点对油田站场油罐区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油田站场 油罐 重大危险源 安全评估
  • 简介: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油田构造条件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性大,非均质性强,区内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较大,测井、录井解释符合率均不理想。为了探讨南贝尔油田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的有效方法,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马氏距离判别法引用到流体性质解释过程中,取该区22口探井、评价井已获试油验证的储集层流体10项参数的原始样本数据,以其通过降维得到的3个主成分作为判别因子,并求取经主成分计算后新样本的均值向量和样本协方差矩阵。在假设油层、干层、油水同层、水层4个不同类属总体的协方差矩阵相等的前提下,构建该区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马氏距离判别模型,并依据判别函数值最大准则确定判别结果。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马氏距离判别模型的回判准确率为93.33%,预测正确率约为80%,可为该油田南屯组储集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南贝尔油田 主成分分析 马氏距离 流体性质 判别模型
  • 简介:本文根据Snell定律,导出了VSP(非零偏移距)层状介质模型中适合各类波传播特点的系列递推、迭代公式,分析了VSP层状介质中波的传播特点,阐述了分离提取p-p波和P-SV波以及利用转换横波(P-SV波)到达时求取横波层速度的方法,据此可实现对各种波场的反演成象,最后以理论模型记录和实际资料处理说明上述方法的效果。

  • 标签: VSP层状介质模型 地震勘探 三分量 非零 VSP记录 分析处理方法
  • 简介:将米兰可维奇(Milankovitch)旋回性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相结合,可提高等时性地层界面的分辨率,这是陆相盆地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有效途径。介绍如何捕获米氏旋回信息,并根据该信息和其他资料综合划分地层层序,计算主要岩性段的沉积持续时间和沉积速率,模拟沉积体的年代地层格架等。以东海平湖油气田下第三系为对象,作微地层分析

  • 标签: 平湖油气田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 应用 米兰可维奇旋回 气候变化
  • 简介: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合成酯类润滑油中的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简称T501)含量,研究了二元混合流动相中乙腈\水的比例对合成润滑油主体和T501分离效果的影响,选择了最佳分离条件乙腈与水的二元混合物(乙腈所占体积分数为90%,流速为1mL/min),并考察了不同氧化时间下抗氧剂T501含量的变化情况。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2 6-二叔丁基对甲酚 抗氧剂 合成润滑油
  • 简介:通过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测试手段对单个有机包裹体的成分,分子结构及其中烃类的成熟度进行了分析,结合其它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综合研究认为,琼海凸起系由文昌A、B两凹陷双重供油,其中文昌A凹陷是琼海凸起的主要油源区,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结果表明:文昌A凹陷有过两期油气运移,第一期有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0-140℃,第二期有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50-170℃,两期有机包裹体在成分,烃类成熟度以及分布特征上都存在明显差异,文昌B凹陷经历了一期油气运移,有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00-140摄氏度,有机包裹体特征与方昌A凹陷两期有机包裹体的特征均有所不相同。

  • 标签: 珠三坳陷 有机包裹体 特征 油源 油气运移 应用
  • 简介:储集层流体解释评价一直是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黄河口凹陷的二级构造带中东部走滑带、中部走滑带、西南斜坡带共计76口井的录井资料为基础,以统计学的判别分析为切入点,分别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和核Fisher非线性判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储集层流体进行识别,其应用效果证实核Fisher判别分析法在黄河口凹陷流体识别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经反复分析验证可知,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的符合率均达85%以上,证明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资料识别储集层含油性是可行的,对于油水层快速识别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区块的储集层流体识别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黄河口凹陷 流体识别 核FISHER判别 FISHER判别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相继引进了多台不同型号的综合录井仪,随着综合录井仪的应用和仪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2000年以前引进的综合录井仪由于色谱仪的制造技术落后以及配件价格昂贵及难以购买,已不适应目前快速钻井条件下的录井需要。围绕此问题,以原引进的DrillByte、ALS2和DLS型综合录井仪为例,阐述了用国产SK-3Q04氢焰色谱仪取代这3种型号综合录井仪色谱分析系统的方法和途径。国产化改造后的色谱分析系统不但完全实现了原功能,同时降低了色谱分析周期,适应了快速钻井条件下的录井需要,而且解决了原色谱分析系统配件难以购买且价格昂贵的问题。

  • 标签: 综合录井仪 快速色谱 国产化 分析周期 积分仪 记录仪
  • 简介:今年以来,我国化肥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明显下降,供销社农资系统库存有所增加,化肥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全年化肥需求总量为5100万吨左右,较去年增长5.6%,全年产量预计达到4700万吨左右,比去年增长6.5%,加上每年必须进口的600万吨左右的磷肥和钾肥等,全年资源总量比较充足,其中春耕期间化肥供求在总量上大致平衡。

  • 标签: 中国 化肥市场 供销社农资系统 购销情况 市场价格 市场需求
  • 简介:涠西南凹陷WZA区主要目的层流沙港组一段沉积体系类型及相应的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砂体的连续性和对比性均较差,给油气勘探带来了困难。结合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源-汇分析确定沉积体系和沉积微相类型。WZA区为中间低、四周高的汇水区,可识别出3个不同方向的物源(NWW向、SWW向、SEE向)、2种沉积体系(西部和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东部发育浊积扇沉积体系)和10余种沉积微相。这些认识有利于刻画WZA油田,WZB油田,WZC油田,WZD油田和WZE油田的“甜点”储层。

  • 标签: 流沙港组 源-汇分析 浊积扇 曲流河三角洲 涠西南凹陷